1 / 28
文档名称: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doc

格式:doc   大小:2,88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doc

上传人:儒林 2022/10/13 文件大小:2.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是由【儒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br/>,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六艺”,“六艺”包括()。、、、、数
()。
、体力和创造才能
,
,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论语》
,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教材。(判断题)
,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判断题)
。(判断题)
4、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班主任工作总结B、建立学生档案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答案:D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答案:D
6、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答案:A
7、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答案:D
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C、课堂D、课外活动答案:A
9、教学管理的核心是()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答案:C
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答案:A
1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答案:A
1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地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答案:C
13、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答案:A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14、19世纪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答案:B
15、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A、学****小组B、班集体C、成为班长D、成为学校组织成员答案:B
16、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答案:D
17、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外一种是()的领导方式。
A、“学生中心”B、“教师中心”C、“德育中心”D、“集体中心”答案:D
2015常州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综合试题及答案(2)
、单项选择题
( )。

( )。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 )。
:心求通而未得之。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 )原则。
( )。
( )。
( )
,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9.( )
“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 )。A.《理想国》B.《学记》C.《政治学》D.《大学》
11.“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 )。
,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 )

,一般称为( )。

( )统一的过程。
( )。
( )。
( )。
二、填空题
、智育、体育、美育和__________教育。
,可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__________。
,教师不能包办。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一般由__________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
、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_________”;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判断题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
,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
,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这是学生学****与从事学****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
,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学生参加各类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等。()
、各种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还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 )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
,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 )
、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

“义务教育”?它与“普及教育”有什么不同?
?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
:学生甲:“我觉得我爸爸最伟大,爸爸对我影响最大,学校教育可有可无。”学生乙:“当然老师的作用最大了,没老师的教育,你能识字吗?”学生丙:“我觉得社会最伟大,警察叔叔很辛苦,能抓坏人。”
请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角度,结合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31.×32.√33.×34.×35.√36.√37.×38.√39.×40.√
41.【答案要点】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是:
第一,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既要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证各类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
第二,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科学把握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正确处理好学生的现实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多样性。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
第四,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要精简课程,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并且要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要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要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42.【答案要点】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有不少国家或地区又称这种教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