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非遗进校园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遗进校园材料.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10/15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遗进校园材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非遗进校园材料 】是由【niupai2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非遗进校园材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民间艺术进课堂传承自有后来人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典型且丰富,被专家称为“保留中华民族古老黄土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其中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民间绘画分别有“天下第一鼓”、“地上活化石”、和“东方毕加索之作”的美誉。安塞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剪纸之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2015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成为全国少有,陕西唯一的“五乡”县区。
目前,安塞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安塞腰鼓,安塞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民间绘画,转九曲,沿门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项(安塞陕北民歌,安塞陕北说书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
为了弘扬安塞民间文化艺术,让安塞民间文化艺术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从2002年秋季起,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在全区中小学推行实施了腰鼓进体育课、剪纸进手工课、民间绘画进美术课、民歌进音乐课的“四进课堂”活动。并于2016年开始,把陕北曲艺纳入学生社团活动,实施民间艺术“五进课堂”。
安塞区从推行“四进课堂”到“五进课堂”已有十余载。这十余年来,安塞区非遗进校园活动举办的越来越丰富,成果也越来越突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认同。2008年,安塞民间艺术“四进课堂”活动被中央文明委评委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并荣获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具体做法如下:
一、政府主导,组织保障安塞区各大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安塞区相关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来推进“四进课堂”。2002年秋季,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制定出台了《安塞县地域特色文化“四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求,全县各中小学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积极组织地域文化“四进课堂”活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保证有教师、有教案、课时足、有收效;要将“四进课堂”活动的开展纳入学校考核范畴。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2007年秋季“四进课堂”正式在全区普及推行。各学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力推进“四进课堂”活动的开
展。
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五进课堂”提供师资保障
推进民间艺术“五进课堂”师资是关键。为切实解决这
一难题,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剪纸和民间
绘画培训,一期腰鼓培训班,一期民歌培训班,一期曲艺培训班。各中小学从事“五进课堂”的教师被纳入学员范围。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中小学每校至少有5名以上专业教师涌现出苏宏丽、曹玉杰、刘平利、董强、高飞、李红、郭慧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为民间艺术进课堂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
力的师资保障。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鼓励和支持各学校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并且为各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相关指导。在多方努力下,成果显著。安塞区高级中学的《安塞民
间美术》、安塞区第一小学的《快乐成长》和安塞区第二小学的《鼓乡乐园》教材在全区推广使用。同时,在沿用陕北民歌传统曲谱基础上,重新创作填写新词,改编创作《总书
记和咱们过大年》《行为习惯养成歌》等12首陕北民歌,编印成《陕北民歌新唱》,提升了“五进课堂”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全区中小学累计组建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等学生社团200余个。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因地制宜,既统筹兼顾,又各有侧重,实现了“一校一品”特色发展。区一小的少儿腰鼓、区二小的剪纸和民间绘画、区初级中学的陕北民歌、沿河湾镇中心小学的陕北曲艺都各具特色。全区中小学生中掀起了罕见的学习民间艺术热潮。
五、非遗传承人深入校园全面提升民间艺术教育水平
随着“五进课堂”的深入推进,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每年积极组织各级传承人深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现场指
导民间艺术教学,与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国家级剪纸传承人李秀芳、安塞剪纸省级传承人王西安、安塞剪纸市级传
承人侯雪昭、安塞腰鼓省级传承人刘占明、陕北民歌省级传
承人王建宁、安塞陕北说书市级传承人赵华英、优秀陕北民
歌手刘军、王泽伟都每年定期分赴全区各中小学教学。各学校也纷纷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校外辅导员。
当学生看到喜欢的“高手”亲自来到学校给自己上课,
那种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溢于言表。现在,体育、美术、音乐手工课已成为学生最爱上的课。
六、 注重教育基地的建设
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着力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教育基地。区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关于建设安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的实施方案》。安塞区第二小学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起步早、成效好。为此,区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决定将安塞区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授予了区二小。2019年6月12日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安塞区第二小学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启动仪式,向区第二小学授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牌匾仪式,区文化和旅游局和区二小签订合作协议,区二小向非遗传承人颁发了聘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的设立是开展学校、政府与传承人三级合作的创新尝试,是构建共赢的非遗传承新模式。它有益于调动积极因素,拓展传承范围和途径,形成合力。
七、 全区积极举办“五进课堂”大型展示展演活动为了促进“五进课堂”的积极发展,更为了加强各学校在“五进课堂”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从2008年开始,安塞区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素质教育暨“五进课堂”活动成果展,已连续举办
7届,展出“四进课堂”作品23000多件。
全区广泛推行“一校一品”特色体育。将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等引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学期都组织一次腰鼓大赛。2016年6月1日,安塞区举办首届中小学生腰鼓大赛,安塞各中小学共有1000多名小鼓手参加比赛。2018年6月1日,安塞区举行第二届中小学生腰鼓大赛。在每届大赛前期培训期间,安塞文化和旅游局指派各级腰鼓传承人和授予的优秀一、二级腰鼓教练分赴各中小学校教授和排练。全区开展“陕北民歌新唱”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深化民间艺术“四进课堂”,安塞区开展“陕北民歌新唱”活动。2010年5月份,举行“安塞县中小学及幼儿园‘陕北民歌新唱'大赛”。2011年5月31日又在安塞县初级中学举办了“陕北民歌新唱”汇报演出活动。两次比赛活动的举办,促使全区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陕北民歌新唱”活动当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展现“文化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
为了让上述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筹办活动,并且派专业摄像人员全程记录活动,保留第一手资料。
八、加强文化交流,让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非常重视各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积极为各学校争取对外演出的机会,通过对外演出,扩大了安塞腰鼓、安塞民歌等非遗项目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2009年,安塞区高级中学腰鼓队参加了电影《鼓王》的拍摄,并在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获得优秀表演奖。区第一小学少儿腰鼓队多次应邀参加央视少儿春晚、央视少儿频道庆“六•一”文艺晚会,并在
2014年参加的创新世界杯开幕式文艺表演中获得“最受欢迎奖”2014年6月24日,在西安举行的“庆祝党的生日,歌唱美丽陕西——星光大道安塞风”汇报演出中,5名中小学生展示了陕北民歌,最小的仅8岁,精彩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区第二小学少儿腰鼓两次进京参加“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调演。2015年,8名小鼓手走出国门,应邀参加了美国洛杉矶迪士尼乐园举办的“中国春节乐园特别巡游”活动文艺表演,受到当地民众交口称赞。2017年5月21日,区第一小学12名小鼓手又受邀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盛世公主号海上丝绸之路”启航仪式文艺表演,在现场引起了强烈反响。2019年1月23日,区第一小学七名小鼓娃赴英国参加威根•雷孔子课堂十周年庆典活动。
九、举办“五进课堂”研讨会,注重经验总结安塞区开展“五进课堂”以来,一方面注重实践,另一方面也注重经验总结,根据需求适时举办“五进课堂”研讨会。例如,2010年3月31日,安塞区文化和旅游、教育局联合在安塞区初级中学会议室召开了“陕北民歌新唱”研讨会。研讨会上,安塞区高级中学、安塞区初级中学、安塞区第一小、安塞区第二小、安塞区幼儿园、建华镇初级中学、沿河湾中心小学八所学校就地方教材在开发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创作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和存在的困惑进行了经验交流等学校代表的发言,其他学校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会最后对各学校在歌词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建议进行了梳理总结,解决了各学校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类困难,使此
项活动得以快速高效开展。
安塞区民间艺术“五进课堂”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提升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颗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深化民间艺术“五进课堂”活动,让安塞民间艺术之花能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最近更新

新能源项目搅拌站规划指南 52页

智能化布草洗涤服务合同 3页

智能地下储藏室出租管理合同 3页

智能安防系统出资股东合同 3页

2025年新年祝福语2025最火简短 21页

智能家居灯光系统设计顾问服务协议书 3页

土壤重金属修复行业标准与规范解读 37页

2025年新学期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30页

影像诊断科制度样本 25页

智能电网建设标前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3页

智能社区地砖墙砖安装劳务分包合同 3页

做一个平凡的好老师师德演讲稿 2页

儿保医生年度考核总结 2页

元旦对联大全 3页

八年级上英语复习计划 5页

公司弟子规文化培训学习心得(2) 2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厂汉木台中学2020年高.. 5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乐乡中学2020.. 6页

本二手房买卖合同含房屋交易资金监管条款 3页

机动车牌照转租合同示范文本 3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黑城中学2021-2022学年.. 6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2020年.. 24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四道湾子镇中学2021-2022学.. 5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中学2021.. 6页

2021年FC证券投资顾问考试题库 27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浩尔吐中学2020年高二地.. 11页

Jlink烧写hex文件方法说明 4页

2024版企事业单位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15页

医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35页

申请公租房收入证明 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