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评价危险源.ppt

格式:ppt   大小:64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评价危险源.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19 文件大小:6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评价危险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评价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是基础,评价是关键,控制是目的。
由于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危险源都提高其本质安全度,而只能分轻重缓急逐步对危险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危险源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或控制危险源风险的目的,避免事故发生。危险源风险评价是危险源管理的关键,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降低或控制危险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风险最大原则

第一类危险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导致事故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在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危害性质越严重,造成后果越大。人体(结构)受到伤害(损坏)以及伤害(损坏)的严重程度如何,取决于:
1)作用于人体(结构)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大小;
2)能量的集中程度或危险物质危害性质;
3)人体(结构)接触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部位;
4)能量或危险物质作用时间和频率等等。
作用于人体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越大、越集中(危害性质越严重)、时间越长,对人体或建构筑物造成的伤害越大、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5)评价第一类危险源的风险,主要考察以下情况:
a)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害性质。
b)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作用部位。
c)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多少,是风险评价最重要的指标。
d)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释放的强度越大,对人体的作用越强烈,造成的后果越严重,也是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风险评价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失误);
2)物(环境)不安全状态;
3)管理缺陷。

现分公司采用的评价方法称《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数评价法》(简称:格雷厄姆和金尼法或LEC法)。该方法主要认为影响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和事故后果严重度,因此以这三个因素为评价项目,并以它们的分数的乘积来计算生产作业条件危险分数,从而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
作业条件危险分数:D
D=L×E × C
式中:L——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数
E——人员暴露情况分数
C——后果严重度分数
其中:L代表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程度(事故概率);
C代表第一类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
(L)
事故发生可能性是表明对危险源控制程度的重要指标。生产作业中的危险源被充分控制而不发生事故的情况是最理想但不可能,只能是发生事故的概率非常小,,规定完全出乎意料而不可预测但是有极小可能性的情况取分数值1,最后规定可以被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情况分数值为10。见下表:
分数值
事故发生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