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混凝土外加剂(七).ppt

格式:ppt   大小:30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外加剂(七).ppt

上传人:zgs35866 2017/8/31 文件大小:3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外加剂(七).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使混凝土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果显著的特点,第五种必不可少的组分。
(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
*无机化合物,多为电解质盐类;
*有机化合物,多为表面活性剂;
*有机和无机的复合物。
2)按功能分为五类: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如各种减水剂、泵送剂,引气剂、保水剂等;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如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剂等;
*调节混凝土气体含量的外加剂,如引气剂,加气剂、泡沫剂等;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如引气剂、防冻剂,阻锈剂、防水剂等;
*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如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
(2)常用混凝土外加剂
1)减水剂:
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分类: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和引气减水剂等。
A、减水剂的作用机理:由亲水基因和增水基因两部分组成的特殊分子结构产生表面活性作用
减水剂的使用效果:
①增大流动性,在用水量和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②提高混凝土强度,在维持拌合物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用水量,从而降低了水灰比,提高了混凝土强度;
③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于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了密实度,从而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④节约水泥,在保持流动性及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减少了用水量,相应减少了水泥用量,即节约了水泥。
此外,减水剂的加入还有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离析现象,延缓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和降低水化放热速度等效果。
B、减水剂的掺入方法
1、先掺法;将减水剂与水泥混合后再与骨料和水一起搅拌。
优点:使用方便;缺点:减水剂粗粒子在拌合物中不易分散,影响质量且搅拌时间要长,不常采用。
2、同掺法:减水剂先溶于水形成溶液后再加入拌合物中一起搅拌。
优点:计量准且易搅拌均匀,使用方便。缺点:增加了溶解工序,常用。
3、后掺法:拌合物运送到浇筑地点后,再加入减水剂搅拌浇筑。
优点:可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分层、离析和坍落度损失,提高减水剂使用效果和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缺点:需二次或多次搅拌。适用于商品混凝土,且有混凝土运输搅拌车。
4、滞水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l——3min加入。
优点:能提高减水剂使用效果。缺点:搅拌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一般不常用。
C、常用减水剂见表(4—11)P90。
2)早强剂
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称早强剂。
有***盐类、硫酸盐类、有机***以及它们组成的复合早强剂。
(4—12)P91.

1、***化钙早强机理:
与C3A作用,(几乎不溶于水);
与水化产物Ca(OH)2反应,(OH)(溶解度极小);
这些固相早期析出,形成骨架,加速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同时也由于水泥浆中Ca(OH)2浓度的降低,有利于C3S水化反应的进行,因此早期强度获得提高。
2、硫酸钠早强机理:
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发生如下反应:
Na2S04+Ca(OH)2+2H2O——+2NaOH
进一步与C3A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此反应的发生加速C3S的水化,加快了硬化速度,提高了早期强度。
C、早强剂的掺入方法:先加入水泥中,不能先与潮湿的砂石混合,以粉剂掺入,并要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3)引气剂
在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直径在10~l00μm)的外加剂。
主要品种:松香热聚物,松脂皂,烷基苯磺酸盐等。其中松香热聚物最常用。
松香热聚物:由松香与硫酸、石碳酸起聚合反应,再经氢氧化钠中和而得到的憎水性表面活性剂。
:
引气剂吸附在水—气界面上,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界面能,从而产生气泡,并增加气泡膜的厚度和强度;
Ca(OH)2与引气剂作用生成的钙皂沉淀在泡膜壁上,也提高了泡膜壁的稳定性
。将松香热聚物溶解于加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水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砼中。
: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
2、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抗冻);
3、对强度、耐磨性和变形的影响:使混凝土强度和耐磨性有所降低;可使混凝土弹性模量有所降低,从而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
。引气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确定,%~%(占水泥质量)。
4)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