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长江冲积平原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冲积平原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7/8/3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冲积平原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江冲积平原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
摘要:指出了随着江西能源结构转变,风能资源开发力度逐渐加大,江西省风电项目不断增多,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江西新洲风电场工程为例,对长江冲积平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以及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能对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冲积平原;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7-04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储量的一次能源被加速消耗,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把开发可再生能源放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应“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在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该领域中技术较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1]。风能资源丰富的长江冲积平原区成了风电场开发的重要选择地。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地表产生扰动,破坏土壤和植被,从而加剧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项目建设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和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成为了风电场工程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江西新洲风电场工程为例,对长江冲积平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本风电场工程的措施设计对于类似风电场水土保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项目概况
江西九江新洲风电场位于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东部的新洲垦殖场内,处在江心洲岛的最东侧, hm2, hm2, hm2;建设规模为24台单机容量2000 kW的风机,与江洲风电场共用一座220 kV升压站; km; km, km, km;施工生产生活区1处。; MW?h。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处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m/s, m/s,最大风速为17 m/s(NE风,1988年3月15日),年风向多为东北(NE)风,7月偏南(S)风。项目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址被江心洲堤防封闭,~ m。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土壤类型为潮土。项目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低,植被贫乏且低矮,耕地绝大多数为棉田。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为30%。地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 t/(km2?a),属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
3 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
根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项目区地处南方红壤丘陵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根据2013年江西省水土保持公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