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8/3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连续梁预应力张拉
技术交底书
单位/部门:工程部(章)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被交底人: 保存至竣工检定有效期可为一个月。
1/9
⑶,。
⑷张拉千斤顶、压力表、油泵等应配套校正、配套使用。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重新校正。
⑸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的100%且龄期不小于5天时,方可进行张拉。
⑹夹片式锚具的锚具夹片回缩量不应大于6mm。
⑺生产初期应对孔道摩阻损失、锚口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后再行确定。


张拉前应至少对两孔梁进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以保证预施应力准确。预应力钢铰线张拉包括钢铰线制束及穿束、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100%且龄期不少于5天时进行张拉。
钢绞线下料、编束→传束→安装工作锚→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千斤顶前端正口应对准限位板)→安装工具锚→油泵配套安装→初张拉10%σk(测伸长值)→20%σk→σk(持荷)→锚固→张拉油缸回油,工具锚松脱→关闭油泵,张拉缸顶压缸全部复位→依次卸下工具锚、千斤顶→封锚→孔道压浆
张拉顺序:
同节段先张拉纵向预应力,再张拉竖向预应力,在张拉横向预应力。同断面先张拉腹板束,后张拉顶板束,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合拢后连续预应力筋分批、分次间隔张拉,先长束,后短束,先顶板束后底板束。可分三次张拉到位,每批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3天。
张拉步骤:
钢绞线张拉:0→10%σk→20%σk→100%σk→持荷5min锚固;
精轧螺纹钢张拉:0→100%σk→持荷2min后锚固→第二天补张一次锚固。

2/9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操作工艺框图


预应力连续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分别由Φ90mm和Φ100mm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横向由90×19mm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竖向由Φ35mm铁皮管成孔。,因此管道安装
要顺穿束方向套接,波纹方向与穿束方向一致,波纹管接长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套接,套接长度不小于30cm,“井”形定位钢筋网片,固定管道位置,
3/9
管道定位误差应小于4mm。同时为避免混凝土灌注时,水泥浆进入锚垫板发生堵塞现象,波纹管要延伸至锚垫板口,锚垫板压浆孔要用海绵条堵塞严密,本节段未张拉的管道要伸出堵头板至少15cm,以便下一节段进行波纹管接长。
⑴波纹管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其各项技术性能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⑵波纹管沿长度通过定位钢筋网控制横向位置尺寸。
⑶金属波纹管道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材质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且不小于300mm,两端旋入长度应大致相等且用胶布密封。波纹管套入锚垫板内的长度不小于50mm,为防止渗浆应在锚垫板波纹管口上用棉花和棉纱塞实,并用胶布封裹。
⑷波纹管应按设计图纸尺寸下料并编号。
⑸制孔偏差:
①安装位置在端模板及其它部位处的允许偏离设计位置≤4mm。
②锚垫板平面和孔道轴线,两者必须垂直,否则应纠正,锚垫板高度范围内的不垂直度<1mm。

⑴钢绞线下料
下料时要进行场地清理,使场地无积水、赃物以免污染钢绞线,有被污染的钢绞线要将污物清除干净。
钢绞线一定要先按设计要求的下料长度,在下料场地做出明显的下料长度标记。
钢绞线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量、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因素。首次使用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下料。
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切断,不得采用电弧或气焊切断,也不得使预应力筋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下料场地应平整、洁净。
⑵钢绞线运送、穿束
运送:钢绞线运送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抬运,在运送钢束与穿孔过程中不允许
4/9
钢绞线与地面直接接触。钢绞线穿入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和积水。
穿束:中短钢束穿入端绑扎紧密后用人工穿入管道,长钢束采用卷扬机拖拉穿束,具体方法是:在长束穿入端套一锥形套环,在钢束中打入一钢锲,将钢束与套环锲紧,穿入端在编束时事先留钢绞线,将卷扬机钢丝绳拉过管道另一端,钢丝绳与钢束穿入端的钢绞线联接,开动卷扬机,将钢束拉过管道。
在任何情况下,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