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docx

上传人:bai1968104 2017/9/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
近日,《建军大业》虽已下映,但热议之声仍不绝于耳。影片再现了从1927年4月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的革命军部队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这段光荣而艰辛的历史,谱写了人民军队由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为了人民军队的建立,无数仁人志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影片中,革命先烈们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令我折服,无私无畏一心报国的情怀更是令我震撼。重温历史,意在唤起年青一代的担当。<br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我看来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敢于担当关键在“行动”,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电影《建军大业》中,朱德在三河坝以区区三千人对战敌军三万人,三天战役,十分惨烈。战役最后一天,须留二百人阻敌断后,其余人去与主力部队会合。谁都知道,留下来就几乎没有生的希望了。但是大家仍然满腔热血,纷纷举手,请求留下,愿意以自己拼死一搏换得革命的星星之火。面对视死如归战士们,朱德说了这样一句话:“做勇士,不要做烈士!”在战役的关键时刻,这句话一直在战士的心中回荡,成就了战役最后的胜利。
勇士与烈士,差别何在?勇士,为了目标,不怕牺牲;烈士,烈则烈矣,未必有用。古代形容一些读书人“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国家有难,如果一时无计可施,生尚可保存力量,或许有用;一死了之,只为自己博个烈名,于救国救民有何用呢?任何目标的达到要靠智慧、勇敢、辛苦,牺牲是最后一步,绝不能把牺牲放在前面。
因此,勇士是对最终目标负责,而烈士是对自己的名节负责。“临事一死报君王”实际上是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置大局于不顾《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做勇士不做烈士的态度是真正的勇敢、智慧,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争到最大的胜利。
近日,电影《建军大业》正在热映,影片以真实再线正当青春的革命先辈们胸怀家国、创建一支人民军队的光辉事迹带观众近距离感受建军的感人历史,引发了全民的热议和点赞。同时,影片是对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庄重献礼。90周年再回首,历史画面仍然历历在目,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承担起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抓好历史的接力棒,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我们要回望革命,铭记历史《建军大业》观后感;抓好历史的接力棒。回望革命的90年征途,回首人民军队的90年辉煌,当下的基层党员干部不能不去追寻当年建军之初的艰辛探索,以及前辈们奋斗的初心。90年前,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境地。1927年,正当大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革命的硝烟虽然已经远去,但那些以血的教训换来的革命的成功,不能遗忘,更应铭记在心。
我们要致敬先烈,学习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这些革命先烈对于新一代的共产党人而言,他们都应当有着一副老练长者的脸庞。但是回首当初,他们何人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战士,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