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美苏争锋.ppt

格式:ppt   大小:4,632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苏争锋.ppt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7/9/19 文件大小:4.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苏争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力决定地位,大国主宰世界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盟友变成对手。互相对抗“冷战”,形成两极格局,取代了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六七十年代,西欧走向联合,实力日益强大。日本在美国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也日益强大。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作用越来越得到发挥。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概念理解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热战”:
区别:雅尔塔体制是苏联、美国、英国在二战后期通过召开雅尔塔等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基本框架,其突出特点就是以美苏两国为中心。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的互相对抗的政治格局。
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是除军事战争以外的其它遏制对方的手段。
热战:是美苏在冷战环境下在局部地区采取的直接或间接的军事行动,但不直接与对方交战。
关系:雅尔塔体制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加剧又促进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美苏争锋
第一讲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形成)
【2012浙江会考考试说明】
“▲1、美苏争锋①雅尔塔体系 aa
②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ab
③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bc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美国白宫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美国独占鳌头
美苏为什么在战后能够主宰世界?
苏联克里姆林宫
苏联空前强大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苏军总数达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美苏为什么在战后能够主宰世界?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西欧辉煌不再
一。“冷战”局面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
技实力,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西欧、日本普遍衰落。
社会主义世界:苏联在二战中,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
地位空前提高,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
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由美苏两国主宰世界
(雅尔塔体制勾画了基本轮廓)
——由盟友变为对手
(1)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根本原因)
美国要称霸世界,苏联要扩张势力。
(2)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
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坚持反共、反苏。
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坚持反帝、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