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问刘十九
昨晚有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已经十点过了。刚打开门,就听见卧室孩子的声音:“爸爸!”放下东西,到天天的床前。
“今天我们讲什么呢?”
“我们讲白居易的一首诗好吗?”
“白居易是大诗人!”
“是啊!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你以前听过的《草》,我们讲《问刘十九》好吗?”
“好!”
我靠在天天身边,开始讲: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可是后来他被小人陷害,被贬官了,贬到江州当司马。”
“江州是什么?”
天天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是一个地方。”
“司马呢?”
“是一个小官。”
“哦。”
“江州很小,很穷,人也很少,但是人们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因此,白居易在江州也交了不少朋友,有一个叫刘十九。”
“有一天,和现在一样,是很冷的冬天,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干脆喝酒吧!”
“古人就喜欢喝酒。”天天很老练地作出了总结。
“是的,”我笑着说,“不过古代的酒是用米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泛着绿色,跟小蚂蚁一样,好可爱的。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天天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解释。
“对。”我又笑了。
“但是一个人喝酒很寂寞,应该请一个朋友来喝啊,请谁呢?”
“请刘十九!”天天替古人作出了选择。
“对!于是,白居易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十九,请他来喝酒,白居易是诗人,于是他的信也用诗来写。”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刚酿出来的酒啊,上面浮着绿色小蚂蚁一样的泡沫,真好看,红泥做成的小火炉让人好温暖。天晚了,马上要下雪了,白居易问朋友,能够来喝一杯吗?”
“无是什么意思?”
“‘能饮一杯无’就是‘能不能来喝一杯’的意思,无就相当于‘好不好’。”
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进行了评论:
“诗人写信都用诗写,真好玩。”
“后来呢?”
我愣了一下,诗里面没有写后来怎样,但是为了满足天天的好奇心,只好杜撰了:
“后来啊,刘十九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心里十分高兴,马上就出门到了白居易的家里,两个人一起聊天,喝酒,这时候啊,天上也下雪了,两个人很高兴,然后就完了。”
二,游子吟
天天上床之后,就等着爸爸来讲诗的故事。我坐到床头,靠在他身边:
“今天我们讲一首关于妈妈的诗好吗?”
“好!什么诗呢?”
“《游子吟》。”
“好啊!什么叫游子呢?”
“游子啊,就是古代那些因为读书或者工作还有当官离开了家的人啊。”
“那么‘吟’呢?”
“‘吟’是一种诗歌的名字,等天天长大了,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的。”
“这首诗是唐朝一个诗人叫孟郊的写的。孟郊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读书很刻苦。他长大了之后,就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去考试。”
“考上了吗?”
“没有,他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上。那时候啊,他的生活很苦,但是还是坚持读书。后来终于考上了。”
黑暗里,我听见天天轻轻舒了口气。
“后来啊,他就到一个叫溧县的地方当县尉。”
“县尉是什么?”
“是古代的一个官。”
“哦。”
“当了官之后,孟郊终于挣钱了,于是就想把妈妈接来一起住。在路上的时候啊,孟郊就想,为了把自己养大,妈妈吃了多少苦啊,现在一定要让妈妈过好日子了!于是,他就写了这首《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要离开家的时候,妈妈在灯下给他缝衣服,线缝得很密。”
“为什么呢?”
天天对针线很不熟悉。
“这样啊,孩子穿的衣服就很结实啊。以前还有一个风俗,说给孩子的衣服缝得密一点,孩子就能早点回来。”
“哦。”
“所以孟郊的妈妈也很想他能早点回来啊。‘意’就是心里,‘恐’就是害怕。所以妈妈很害怕他回来得太晚了。”
“寸草心是什么?”
天天的思维已经跳到了下一句。
“‘寸草’就是小草,这里孟郊的意思是,我现在对母亲好,但是我的心只能跟小草的心相比。怎么能够报答春晖一样的母爱呢?”
“那春晖是什么呢?”
天天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看,春天来了,阳光灿烂,花儿也开了,树叶也绿了,这些都是阳光的功劳是吗?”
“嗯,是。”
“春晖啊,就是春天的阳光。所以小草即使报答阳光,你说能够报答得了吗?”
“报答不了。”
实力悬殊的道理天天还是懂得的。
“所以啊,孟郊的意思是说,妈妈的爱太伟大了,自己永远也不能报答啊!”
三,观沧海
与学生学习诗词害怕长篇的相反,天天希望每天晚上讲的诗歌都很长。这倒不见得是他好学,只是希望诗歌长一点,睡觉的时间就可以晚一点。因此那天当我又靠在他身边的时候,天天首先提出了要求:
“爸爸,今天讲一首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