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地利用规划试题1 (2005-2006)
名词解释(5分/题)
土壤质地
耕地利用单元
填空(2分/空)
1、水资源三要素为、和。
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准备工作包括和二方面。
3、果园用地选择的原则是。
4、风沙地的特点主要是和。
5、风沙地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是。
6、盐土中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的特点是。
单选题(2分/空)
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变化( )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夏季垂直太阳方向直接辐射最高
C、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大气透明度的增加
D、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到达水平面的直接辐射最小
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 )
A、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B、通常最高温出现在正午12:00
C、最低温一般出现在午夜0:00
D、晴朗的天气下,气温日较差较小
有效积温是指( )
A、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B、作物在全生长期或某一个发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
C、作物在全生长期或某一个发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D、活动温度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人均淡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D、以上三项都正确
山区发展果树,要考虑岩石类型,出产苹果、梨、狼粪高,果形好的,一般是( )
A、石灰岩山区 B、花岗岩山区 C、紫色砂页岩山区 D、玄武岩山区
我国一般认为种植业的上限坡度为( )
A、3° B、8° C、15° D、25°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将土壤分为( )
A、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十一级
B、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四类十二级
C、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类十二级
D、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九级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园地包括( )
A、菜地 B、果园 C、苗圃 D、人工草地
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 )
A、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
B、确定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目标方针
C、确定各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和管理措施
D、综合研究提出各类用地的供需总量平衡指标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核心是( )
A、土地评价 B、经济分析 C、社会分析 D、环境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方法是( )
A、环境影响预测法 B、土地供给分析法
C、综合平衡法 D、土地承载力评价
田间灌排渠系主要是指( )
A、干渠和支渠
B、支渠和斗渠
C、斗渠和农渠及其所围成的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
D、干渠、支渠、斗渠和农渠四级渠道
在整个放牧季节内不受限制的放牧方式,称为( )
A、季节性重复放牧 B、一区连续放牧
C、延迟放牧 D、休闲轮牧制
盐渍土特点为“瘦、死、板、冷、渍”,其中“瘦”指的是( )
A、营养元素含量低 B、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低
C、土壤通透性差,水分条件不良 D、土壤性凉,春季地温上升缓慢
关于山地丘陵,正确的叙述是( )
A、地面突出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大于200m,为山地
B、我国的山地丘陵面积约630万km2
C、%左右
D、以上三项都是
简答题8分/题)
简要说明黏质运积物土壤和壤质运积物土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