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1
文档名称:

上海杉达学院.doc

格式:doc   大小:2,830KB   页数:1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上海杉达学院.doc

上传人:287865472 2017/9/23 文件大小:2.7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杉达学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杉达学院
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2017)
内部资料禁止外传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
本报告撰写者:
麦可思团队
项目负责人王梦梦张宏业许梦迪
分析与撰写王梦萍王丽但咏雪甘倍
审稿杨海涛
校对杜晓林
数据采集沈柯伶赵华邓艳
特别说明
为了科学地监测和评估本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加强教学培养改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培养质量,学校委托第三方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专业机构麦可思实施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项目。由麦可思负责项目的问卷设计、问卷跟踪、数据清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
本项目特点在于:一是以覆盖各专业的数据为依据,具有实证科学性;二是以本校毕业生为主体、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即学生本位、结果导向的高校管理;三是评价方是高校系统外的权威专业机构,具有第三方公信力和客观性;四是采用成熟的研究方法以及先进的跟踪评价与数据处理方法。
麦可思已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及时返回给学校,以供学校检验数据与评价的真实性,并供学校做相关分析之用。原始数据中记录了每个答题者的原始答题信息,麦可思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麦可思作为第三方独立完成了本报告数据的采集和各指标的计算和解读,并负责数据和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本报告的持续改进。任何评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样本偏差,但本报告结果具有统计的代表性。若本报告个别指标与学校统计指标存在差别,可能产生于数据源与指标定义的差异。
Copyright © 2017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版权所有
本报告数据库产权所有者及使用权授予者: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

为麦可思数据库使用授权之标识
Copyright Notice
MyCOS copyrights this report. No part of this report may be copied in any forms or mean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MyCOS.
版权声明
麦可思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及报告格式版权。没有麦可思公司预先的书面同意,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及报告格式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手段予以复制。
如果您在项目咨询与服务过程中有任何意见,请联系建议与投诉热线:
电话:010-58819660-123
手机:**********
邮箱:ts@
内容介绍
本报告包含五部分内容:“总述”、“就业质量”、“教学培养质量”、“学生工作及后勤服务质量”与“学院分析”。
总述
为领导层提炼主要结论与建议。通过学校画像勾勒出学校在人才与就业中的相貌,使学校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状态形象。该部分内容可作为项目的总结与结论性文件,为校领导展示当前就业与培养工作概况。
就业质量
主要提供与就业部门相关的分析与建议。以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反映培养质量,以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根据创新创业分析,了解毕业生创业的具体情况及创新教育的成效。该部分内容可用于支撑就业部门工作总结,或用于就业质量年报。
教学培养质量
主要提供与教学部门相关的分析与建议。通过毕业生数据反馈教学质量,为下一阶段教学改进提供实证依据。该部分内容可为教学部门工作总结提供数据与实证依据。
学生工作及后勤服务质量
主要提供与学生工作部门、后勤部门相关的分析与建议。了解毕业生对于社团活动、生活服务与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实施工作改进。该部分内容可为学生工作或后勤部门提供总结参考。
学院分析
总结各学院关键指标,集中进行分析。展示各学院内专业主要指标,方便各专业进行数据查询,进行学院内部专业对比。该部分数据可用于支撑各类专业审核或评估工作。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述 1
(一) 就业特色 2
(二) 就业质量 4
(三) 培养质量 6
(四) 校友评价 8
第二部分 全校总体分析 10
第一章 就业质量 10
一 就业情况及竞争力 10
(一) 就业率 10
(二) 月收入 15
(三)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1
(四) 就业现状满意度 26
(五) 职业期待吻合度 30
(六) 离职率 33
二 就业需求与地区贡献 37
(一) 职业特色 37
(二) 行业特色 38
(三) 用人单位特色 40
(四) 区域贡献度 44
三 创新创业分析 45
(一) 自主创业现状 45
(二)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47
第二章 教学培养质量 50
一 教学与课程评价 50
(一) 教学满意度 50
(二) 核心课程重要程度及培养效果 54
(三) 教学改进需求 58
(四) 师生互动 61
二 素养、能力、知识分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