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诗作者;本诗特点:优美、形象、凝练的语言;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法,了解诗人所抒发的感情;联想想象法,领悟诗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物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像李白所说的那样:“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象征手法;体会诗语言优美、形象、凝练的特征;通过朗读、分析,体会诗蕴含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对诗语言优美、形象、凝练语言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露珠吗?根据你的了解,露珠有什么特点?学者田晓菲是如何看待露的?
二、作者介绍
田晓菲:四岁接触文学,十四岁从天津十三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2000年开始在哈佛任讲师,之后出诗集五本。
三、听课文
师范读《露》两遍。
四、师讲解诗歌第一节
1、师读出诗的节奏。
2、师读出重音。
3、师分析什么此处重读,为什么此处停顿,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五、学生小结
师引导生总结回顾诗歌特征。
六、分析《露》第二、三节
师把生分成男、女两组,竞赛式分析第二、三节。
课件展示诗第二、第三节原文,师引导、帮助生分析文章。
七、欣赏
多媒体播放《露》朗诵,引导学生欣赏
八、学生课堂小结
师引导生谈收获,引导生理解本诗主旨。
九、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