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院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
撰写流程及规范
一、学年论文的内容、组成及装订顺序
一份完整的学年论文(设计),要求字迹工整,表达流畅,论文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按其内容与逻辑顺序可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
(二)目录
(三)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
(四)正文(含注释,包括脚注和尾注。要最后定稿)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七)附件
二、各部分的撰写要求
论文必须是A4纸打印稿。
(一) 封面由学院统一提供
(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概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和创新点,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小四号黑体加粗;内容用五号宋体(英文五号Times New Roman)。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
3-5 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加粗居左,关键词内容五号宋体。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主要参考文献、附录等。
(四)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可用以下两种格式:
第一种
第四种
一、
1.
(一)
1.
(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 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各章节题目用四号黑体,章节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注释使用五号宋体字。
(五)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应列出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加以引用的文献。论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用圆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置于所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各类文献的注释方式如下:
。
例如: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
、期顺序标注。
例如: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
例如:周杨:《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
例如:王明亮: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