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ppt

格式:ppt   大小:1,68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28 文件大小:1.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最大的农民起义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四: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外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1、内部原因:封建剥削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内部原因:封建剥削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剧矛盾(商品倾销、鸦片走私、战争赔款加剧负担);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4、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31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对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洪秀全的反清之路——科举失败
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洪秀全的反清之路——创拜上帝教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觉世训》
拜上帝教——基督教的本土化
神圣家族——
皇上帝(唯一真神,天父)
耶酥(天兄)、洪秀全(次子)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851年1月,金田村起义
永安建制封王
1853年,定都天京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爆发:1851年1月,金田起义
2、前期建设:政治上: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朝对峙)
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军事上:北伐与西征(1853-1856年)
北伐、西征
湖口
上海
天京
天津
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西征:巩固天京
两万北伐军孤军深入,全军覆灭。
西征胜利,太平天国达到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