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分析.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9/30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分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中原城市群;信息化
论文摘要:信息化正在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中原城市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龙头,发挥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拉动和辐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信息基础设施、人才教育和培养等方面加以扶持,将信息化作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后的又一次浪潮。信息化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也将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也将改变城市化的运行轨迹。信息化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都要面对信息化这个全新的课题。
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兴起,我国一直予以高度关注。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信息服务业被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同年,国家科委印发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要求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信息服务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并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为重点产业,并制定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决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的决心和远见卓识。
一、中原城市群倍息化现状分析
(一)中原城市群墓本概况
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是2003年河南省政府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派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
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在大的框架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漂河等8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2003年,中原城市群总人口达3872万,%;,%;,%。中原城市群九城市中有54所大学,。九城市中,郑州和洛阳是两个国家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试点市,巩义市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市,漂河市还成为全国首个“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市”。过去的2年里,%,,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中原城市群九城市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源远流长,既有地缘关系,也有历史基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已初步形成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合作领域广、互补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
(二)中原城市群信忽化取得的成绩
在中央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尽管河南省的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省的信息化工作,并多次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省“十五”计划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