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东莒县方言的特色词缀“子”的语义分析
摘要: 莒县方言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词缀“子”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带有“子”的词汇的分类和浅析,透视莒县词汇甚至方言的特点。文章对其主要分八类:身体部位+“子”;动物名称+“子”;物品+“子”;食物+“子”;一……+“子”;一些特殊的说法;动词+“子”;词+中缀+“子”。结合语义三角关系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莒县方言,也有利于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甚至是思维习惯,从而了解莒县方言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 莒县方言词缀“子”语义分析
一、引言
莒县位于山东省的日照市、潍坊市、临沂市三市交界处,毗邻潍坊的诸城市、临沂的沂水县、沂南县、莒南县,日照的五莲县和东港区。在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可见其历史悠久。且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形相对封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语言。莒县方言属官话方言中相当特殊的胶辽官话①。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对本区胶辽官话的划分,莒县方言属其中青州②中的胶莲小片③。
当地方言中词缀的使用比普通话中要多很多,而且样式丰富,人们似乎对“子”字十分偏爱,一些普通话中根本不需要加后缀“子”的词,在本地方言中都加入了“子”。所以“子”字在当地方言中构词能力非常强,其作为后缀一般不可重叠。本文主要对一些本地较有特色的“子”的词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二、词缀“子”的分布及语义分析
“子”的后缀义,是“子”的一个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子”的后缀义又包括两个义项:①名词后缀。a)加在名词性词素后;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②某些量词后缀。其是普通话中的用法,“子”在当地方言中的用法远不止于此。与普通话中相同的如:名词词缀有桌子、椅子,量词词缀有一下子、一伙子,等等。
下面对所搜集的词语作大致的分类。
+“子”
眼子――指洞
耳子――指耳光
脸子(脸脑子)――指脸色
鼻子――①指嗅觉器官鼻子;②指鼻涕
口子――指裂缝
心眼子(也作心眼儿)――指心计
脚(jue3)子――指液体底部的固体沉淀物
身子――指身体的健康状况
这些词中的“子”作为名词后缀,组合后意义与词根的意义相关,但是加
“子”后意义相差较大。大部分采用形象义。
+“子”
老帽猴子――狼
蛇虫子――蜥蜴
燕蝙乎子――蝙蝠
夜猫子――猫头鹰
蝎虎子――壁虎
家雀子――麻雀
土鳖子――①土鳖;②形容人长得矮小而猥琐
乌鲁油子――田螺
这些加“子”的动物名称,大部分都是人们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是经常提到的,人们把他们的名字之后加上“子”,似乎更加突出了与他们的熟悉度。但是这类动物往往不是人们喜欢的,略带消极的感情色彩。
+“子”
这样的词除了和普通话相同的桌子、椅子、凳子外,还有本地特有的:
擦脸布子――毛巾
抹布子――抹布
杌桌子――形状像凳子而比凳子高的桌子
茶几子――茶几
浅子――柳条?p竹篾编制的盆状物
拥车子――木制推车
这些叫法中有的和普通话中的差别很大,如:擦脸布子、拥车子等,极富地方特色;有些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