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少年丛书
马援传
马援目录
第一章家世及少年状观
第二章初见光武
第三章说隗嚣
第四章聚米画十
第五章出守陇西
第六章平交阯
第七章铜马
第八章矍铄哉是翁
第九章朱勃上书
第十章家训
第一章家世及少年状观
汉显帝永平中,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邓禹以下三十二人于南宫云台。论者至以诸人上应列宿【古代天文学分周天之星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其说虽不可信,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亦各志能之士也。而马援雍容儒雅,外建功业,内笃行谊,可谓完人,顾以椒房之亲【援女为显帝皇后】,独不得与于云台之列。东平王争之而不从【东平王苍观图,问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笑而不言】,岂非遗憾耶?
翻译:永平中年(永平,东汉汉显帝年号,公元58年-75年),汉显帝感激以前开拓东汉江山的先帝功臣,为了进一步纪念这些人,他命令工匠在南宫的云台上刻画邓禹等32名优秀将领的图像。论述者认为这些伟人应该对应着天上的28星宿(古代的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四周的恒星明明为二十八星宿。四方各有七个星宿,它们分别是东边的亢、氐、房、心、尾、箕;北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西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南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虽然这种迷信的说法不可信,但是我们借此可以实实在在的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功臣们的尊敬和仰慕之情。受到刻画纪念的文武功臣们在生前各个奋发卫国,展露出全部的智慧和武勇,他们也都是有远大志向、有深厚才能的人。但是和各位功臣同时代的马援,他雍容尔雅,在外建功立业,在内行为淳厚,纯正踏实,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无缺的人,仅仅是因为汉显帝为了避亲戚之嫌(马援的女儿是汉显帝时的皇后),唯独没有把他列入云台功臣中。东平王刘苍提出纪念马援的建议,皇帝没有听从(东平王即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苍,封在山东东平县
,他欣赏了云台上的图画后,问汉显帝:“您为什么不画马伏波将军的像呢?”皇帝笑而不答。马伏波即马援,伏波是他的封号,取平伏波浪,平定江山之意),这难道不是一件遗憾的事吗?
援字子渊,其先出于赵奢,故将种也。奢为赵将,赵惠文王崇其功,赐爵号为马服君,言能服驭马也,子孙因以为氏。援祖父当西汉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居茂陵之成懽里【茂陵故城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遂为三辅人【汉以京兆、左冯翊、右扶晟为三辅,今陜西关中道之地】。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
翻译:马援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赵奢在赵国当将军,赵惠文王尊崇他的赫赫战功,赐予他爵位马服君,取能够驯服、驾驭马匹之意。赵奢的子孙后代就沿用“马”姓。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马援的祖父是郡县太守,他们家族从邯郸迁徙到茂陵的懽里乡(茂陵的旧城城址在现在的陕西平县东北一带),成为了三辅人(西汉时治理京都一带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晟,后来三辅用来指他们管辖的地区,现在在陕西关中道一带)。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凭借功劳封为重合侯。
武帝时,皇太子据杀使者江充【事在武帝征和二年,太子败自杀】。充有友马何罗者【马,《汉书》作“莽”,“莽”、“马”音同,古文通用】,重合侯通之兄也。充既诛,何罗惧罪及已,谋反伏诛,而通亦并坐,故援再世不显。
翻译:汉武帝的时候,皇太子刘据诛杀了绣衣使者江充(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征和二年,以太子刘据的失败自杀告终。当初刘据发兵抗击诬陷他的江充,因叛国罪受到讨伐,兵败自杀而亡)。江充有一个叫马何罗的朋友(马,在《后汉书》中写作“莽”,这两个字发音相同,在古文中通用),这个人也是重合侯马通的哥哥。江充被诛杀后,马何罗害怕江充犯下的罪行会波及自己,就自首承认自己的谋反一事,这样一来马通遭到了连坐,也被判处死刑。后来马援一家在曾祖父马通这一辈以后就没有做官的了。
马仲生四子:况字君平,余字圣卿,员字季主,季即援也。三兄并有才能,仕于王莽。况河南太守,封穷虑侯;余中垒校尉,封致符子;员增山连率。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比长,长七尺五寸,色理、发肤、眉目、容貌如画。汉人尊经学,又重师门。援师事颍川蒲昌【昌字君都,受诗于匡衡,为詹事】,受《齐诗》【汉时诗经立学官者有齐、鲁、韩、毛四家,今惟《毛诗》存】,但通其意而不守章句。盖与诸葛孔明但观大意,陶元亮不求甚解之趣相同。彼之于书,别有会心,而岂若经生家之寻行数墨哉?时同里朱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书》、《诗》。常候援兄,衣方领,能矩步,辞书娴雅。援裁知书,见之自失。况知其意
,乃酌洒慰援曰:“朱勃小器速成,智尽此耳。卒当从汝禀学,勿畏也。”【后朱勃未二十出试,渭城宰,及援为将军封侯,而勃位不过县令】
翻译:马援的父亲马仲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马况字君平,二儿子马余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