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产安全管理的体会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在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如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就很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安全就是经济”这句话已得到大家的普遍共识。在安全管理中,企业应自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了更好的做好生产安全管理,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为了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通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控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健全各种组织机构,明确组织领导和各级职责,形成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在组织机构的建立上,要注重企业特点和生产实际,既要做到人人尽其责、事事有人管、管理不缺位,又要防止机构重复设置,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在履行职权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并健全厂、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网。
二、修改、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是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管理要求的需要,本着严格贯彻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任一制度的出台应明确
拟定目的,明确执行流程,明确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面与安全职责,方能为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供书面依据。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实行执行情况追踪,实现闭环管理,讲究执行效果。安监部门应在前期宣传,后期指导监督执行与考核上大做文章。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者,拥有知安全、懂技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据资料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80%,员工对安全认识不高、安全意识低、安全观念淡薄,不能有效辨别作业环境的危险就容易出事故。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承载着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多重责任。安全教育培训要坚持经常化、规范化,有计划地把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理论培训和现场岗位操作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计划、落实、效果”三结合,防止和杜绝“紧三天、松三天”的安全教育状况;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事前教育、风险教育、警示教育等,以此潜移默化地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让每名员工形成牢固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观念;要把短训班、讲座、座谈、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等与生产实际结合、与员工心理承受结合、与员工理解认识结合,不断转变和创新培训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培训,避免空谈、力求实效,通过教育培训,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
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是员工行为引导的有效途径。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
的最高形式,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影响职工的思维,引导职工的行动。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演讲、安全故事会、安全签名、安全漫画、海报、自办安全小报等各种形式和途径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四、事故及应急预案管理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救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降低事故风险,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