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pdf

格式:pdf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pdf

上传人:w8888u 2012/2/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GB/T 50314—200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0 年 10 月 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0]161 号
根据建设部《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建标[1998]244 号)
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
批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314-2000,自 2000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0 年 7 月 3 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件《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和建
设部勘察设计司(99) 建设技字第 4 号文件《关于成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写工
作领导小组和编写工作组的通知》的要求,本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
内外有关的标准,充分征求意见,集各地之长,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作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
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
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智能化。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本标准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在应用过程中如
有需要修改与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汉口路
151 号,邮政编码 200002,电话 021—63217420;传真 021—63214301),以供修订时
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专家工作委员会
参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邮电部北京设计院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公安部科技局
主要起草人:温伯银沈育祥徐钟芳瞿二澜赵济安成红文邵民杰陈众励洪元颐
章纫惠徐兴声刘希清濮容生陈崇光吴艳芳黄与群薛颂石郭锡坤张文才潘云
刚李雪佩孙兰李天恩郭晓岩朱甫泉冯斋张宜陆伟良


1 总则
为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办公楼、综合楼、住宅楼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其他工程
项目也可参照使用。
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化系统应根据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划分为甲、乙、
丙三级(住宅除外),且各级均有可扩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智能建筑的等级按有关评
定标准确定。
智能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
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
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
筑环境。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电力、照明、给排水、防火、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
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
work System
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
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
使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