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三生物遗传方式与伴性遗传
《基因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学案
一、真核基因的遗传方式:核遗传和质遗传
(二)判断方法
,如来源于细胞质,即为细胞质遗传。
,如子代无一定的分离比,不遵循遗传的三大定律,即为细胞质遗。
、反交实验法确认
(1)正交、反交结果一致,为细胞核内的常染色体。正交、反交结果都质基因控制性状表现为母本性状核基因中特殊性状—种皮或果皮
(2表现母本性状继续自交,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核基因控制种皮或果皮性状,若仍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质基因控制性状。
图解:果实和种子颜色等性状遗传(以南瓜果皮颜色为例)
(4)若正交、反交与性别有关,则为伴性遗传,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下:
二、伴性遗传
(1)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X、Y或Z、W上。
(2)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概率不同。
应用指南
(1)可用③组合子代中表现型确定性别。
(2)可用②③④⑤组合根据子代的结果,确定亲
本中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与父本或母本的对应关系。
(3)可用②③④组合确定基因位置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提醒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为女性只有在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致病基因才
患病,而男性只要含致病基因就患病。
第一步: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1)判断依据: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2)典型系谱图
第二步:确定是否是细胞质遗传病
(1)判断依据:只要母病,子女全病;母正常,子女全正常。
(2)典型系谱图
第三步:判断显隐性
(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即无中生有。(图1)
(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为显性,即有中生无。(图2)
(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 再推断。(图3)
第四步: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1)隐性遗传病
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4、5) 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6、7)
(2)显性遗传病
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8)
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9、10)
第五步: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