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阐释.pdf.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阐释.pdf.pdf

上传人:dfjmvg964 2015/4/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阐释.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卷第�期�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年�月�
���.�����.����������������������&����������������������
“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阐释术�
任树民�
�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吉林��������
摘�要:中外诗歌,都是借助于外在的“象”来抒发主体的内在情思。中国诗学当中的“象”,在与情感联系的背后不是逻辑�
思维下的推理过程,而是呈现为一种“景一一情”似的迁就关系。“象”具有一种当下的情境性。在西方,“象”却被塑成“得意忘�
象”的述情手法而被最普遍地使用。在西方诗学中没有形成“兴象”这样的诗歌创作和欣赏规律。经整合建构,殷皤在《河岳英灵�
集》中拈出的“兴象”这一诗学批评范畴,可揭示中国诗学物我情境互动之下“物”的层面的艺术特质。�
关键词:兴象;艺术特质;诗学质素�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兴象”作为一个诗学范畴,是由盛唐时期的殷�的,又是方法的。当审美感兴物化成诗歌作品后,作�
墙在其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拈出的。虽然�品通过物象显现出一种言尽意余的美学意味,此亦�
在殷瑶拈出之时,这一诗学范畴是就唐代诗歌而言�为“兴象”�。�
的,但由于其揭示了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所以很快�殷蹯之后,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兴象”成了一�
就得到了后世批评家的响应,并在明清两代被反复�个重要的诗学批评范畴,许多批评家都探讨过。胡�
运用于诗学品评当中。�应麟《诗薮》说:“兴象标拔”,“兴象浑沦。”¨��纪昀�
经过寻绎,我们发现“兴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亦云:“寄托既远,兴象弥深。”���方东树由此提出了�
的诗学批评范畴,经过整合建构,它还可以引领我们�“兴在象外”之说。基于此,关于“兴象”意涵,我们�
把握中国诗学物我情境互动之下“物”的层面的艺�的理解如下:�
术特质。因此,本文拟在诗学基本质素层面来探究�“兴象”,即兴中之象——象是兴会下的取象,�
一下“兴象”的诗学意义。�物化成审美意识后的象亦显现出兴性;“兴象”的审�

、“兴象”意涵�美机制发生在物我之间“无迹可寻”的互动之中。�
姚一苇先生曾指出:“由于我国在传统上,使用�也就是说,兴象是富于感兴的虚拟形象,是在“兴”�
一个术语,很少先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于是在不同的�中构造的活生生的虚拟物象。对于“兴象”的把握�
场合,其内涵不一定完全相同,而保有它的运用上的�要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发生学层面,一是鉴赏学层�
最大‘自由’。”【】�‘‘兴象”这一诗学批评范畴也不例�面。�
外。虽然它被批评家反复运用,但他们从未尝试定�二、“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阐释�
义其内涵,所以,“兴象”这一诗学范畴的意涵在其�明确了“兴象”的上述意涵之后,我们就可以在�
运用的具体语境中就有了个体理解的差异。因此,�此基础上尝试阐发“兴象”的诗学质素意义了。�
在未有深入探讨这一诗学质素之前,先来尝试界定�首先,“兴象”能够充分揭示诗学所独有的用象�
其意涵显然已是当务之急。�机制。�
在《河岳英灵集》中,殷瑶曾三次用到“兴象”,�诗文均用象,但文之象“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
但他对这一诗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