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膳和食疗
胡德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养科
1
第一节药膳和食疗的发展简史
药膳食疗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养生经验的结晶。历来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在我国药膳食疗至少有4500多年的历史。许多食疗方法几千年来盛传不衰、广为应用。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更是人们的愿望。
人们不喜欢打针、吃药,而喜欢用无毒、无副作用的食疗药膳来维护健康。
3
药膳食疗发展的几个阶段
蒙昧时期(远古)
萌芽时期(夏-春秋)
奠基时期(战国-汉)
形成时期(晋-唐)
全面发展时期(宋-清)
4
蒙昧时期(远古)
原始人最早通过觅食发现某些食物有益,可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
随后发现了火,并利用之,使食物的营养价值提升。
5
这个时期,使我国的食疗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表现在《皇帝内经》,为药膳食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如提出四性、五味。从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也能看出食疗在当时普遍使用。《金匮》中记载了“当归羊肉汤”。
战国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内经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奠基时期(战国-汉)
7
东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葛洪,是我载脚气病,并用食疗治疗的人,如“好豉一升,好酒三升,渍三宿后,饮用随意。”等方子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他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大量的药用食物,如动物、植物。这一时期还提出食物禁忌和食品卫生。如白羊和雄鸡、羊肝和乌梅等
在唐代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食疗本草》。另一著作《外台秘要》共录方6千余,其中也不乏食疗药膳的方剂
形成时期(晋-唐)
8
《太平圣惠方》《圣经总录》《饮膳正要》都是食疗学的专篇。
明清时期是中医食疗药膳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有关本草的著作都注意到本草和食疗学的密切关系。药膳食疗的著作也十分丰富,卢和《食物本草》、宁原《食鉴本草》、李时珍《食物本草》、吴文炳《食医本草》等
全面发展时期(宋-清)
9
药膳经历代医家的整理、收集,逐渐发展成今天这样内容丰富,疗效肯定,影响深远的保健方法。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也更推进了药膳的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