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吉米的厨房.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吉米的厨房.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吉米的厨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吉米的厨房
孩子们都在传,城里来了一个好骗的傻瓜。

在越南河内的办公室里,27岁的旅游公司业务经理纳姆正在忙碌地打电话,安排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的行程,从他的母语越南语到英语,流利地转换着。没有人会相信,十年前他还是大街上的一名小流浪儿,靠给人擦皮鞋和卖明信片养活自己,晚上和十几个流浪儿共住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我常常会想,如果我没有遇到吉米现在会是什么样?”纳姆说。在越南,有几百个孩子同纳姆一样,他们的故事都与吉米有关。

胡志明市来了个“傻瓜”

胡志明市城南一间当地特色的牛肉面馆里,一个穿着牛仔裤和白衬衫的胖胖的年轻人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桌子周围挤着二十来个孩子,有的衣衫褴褛,有的瘦弱不堪。年轻人微笑着看着这些孩子,点了大盘的卤肉和烤香肠,又吩咐给每个孩子的牛肉面都加一份肉。孩子们叫他吉米叔叔。

两天前和吉米一起吃晚饭的孩子是4个,昨天增加到12个。又过了一周吉米离开胡志明市时,孩子的数量增加到了60个。
吉米1972年出生于西贡(现胡志明市),他的妈妈是越南人,爸爸是韩国人。两岁的时候,吉米随父母移民新加坡。8岁时,他们在澳大利亚悉尼安定下来,在那里,吉米开始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
1996年,吉米在一家旅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公司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用两周的时间,去考察公司业务的新目的地――越南。就这样,从两岁离开的22年之后,吉米回到了胡志明市,虽然对于故乡的印象只停留于父母的描述,但他仍然觉得这里很亲切。
在街道的一角,吉米遇到了一个瘦弱的男孩,十一二岁的样子,他熟练地向吉米推销自己手中的可可豆,吉米注意到他明显发育不良的身体和惊恐的眼神。吉米了解到这个孩子和他的三个同伴一起以卖可可豆为生,为了避免货款被人抢走,他们晚上就睡在公园的树上。
这天晚上,吉米带这4个孩子吃了牛肉面。第二天,12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和他一起吃晚饭。这些流浪的孩子都在传,说城里来了一个傻瓜。于是跟他吃晚饭的孩子越来越多。

根据越南官方的统计,,大部分在胡志明市和河内。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来到大城市里混口饭吃。很多孩子只有一个亲人,有的一个都没有。他们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不会写字,没有希望找到像样的工作。暴力、毒品、卖淫、艾滋病,也许会将这些孩子推向更黑暗的深渊。
会有人管这些孩子吗?他们长大后会怎么样?很多问题困扰着吉米。回到悉尼后,他始终无法忘记这些孩子,他想帮助他们。吉米向公司申请成为一名导游,这样他就可以返回越南了,但公司拒绝了他的申请。于是吉米选择辞职,他换了另一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同意他去越南。

他要供我们吃,我们吃得很多

1997年,吉米带队来到河内,在旅馆外他遇到了一个叫朗的年轻人。朗以高昂的价格向吉米推销明信片,他以为吉米也是个有钱的容易上当的游客。吉米用越南话请朗吃冰琪淋,然后问起他的生活。
朗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离开了学校,10岁的时候就在家中的农田里干活儿。后来他的继父自杀了,朗便来到了河内,他每晚花2000越南盾(十几美分)住在一个小旅馆里,省吃俭用攒下的一点点钱还经常被偷走。不用说,朗不相信任何人。“我第一次遇到吉米的时候,只是觉得他是个外国人。”朗说,“我只想从他那里搞到点钱。”
吉米告诉这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