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辅导(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 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2
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机考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占40%,操作题占60%。
考试环境
Office(含Word、Excel、Powerpoint)操作考Office2003版本;Windows操作考Windows XP版本。
一、课程内容及复习策略
考试内容分布情况:
1.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系统及其应用
3. 文字编辑(Word)
4. 电子表格(Excel)
5. 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
6. 计算机网络基础
7. 的应用
8. 计算机安全
9.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30%
35%
25%
10%
1、试卷题型与分值分布分析
试卷题型与分值分布分析
内容
题数
分值
类型
单选题
40 题
共 40 分
单选题
文字处理
2 题
共 16 分
操作题
电子表格
2 题
共 12 分
操作题
演示文稿
1 题
共 6 分
操作题
操作系统应用
1 题
共 8 分
操作题
应用
1 题
共 6 分
操作题
outlook
2 题
共 12 分
操作题
总计
49题
100分
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本章以知识题为主,考试形式为单项选择,大约分值为15分。本章建议多做模拟题,通读第一章并识记知识点内容。
本节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发展
知识要点:
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ENIAC(埃尼阿克)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出于军事目的,占地约150平方米。其使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计算机发展按构成元件可划分为4个发展时代:
发展时代
时间段
构成元器件
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7
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
1958-1963
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
1964-1971
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1971-至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按构成元件可划分为4个发展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主要电子器件是电子管
1)确立了模拟量可变换成数字量进行计算的新时代
2)形成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即冯· 诺依曼结构
3)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首次使用阴极射线管CRT作为计算机的字符显示器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主要电子器件是晶体管
1)开创了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
2)系统软件出现了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3)高级语言已投入使用
4)诞生了鼠标作为输入设备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主要电子器件是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主要电子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计算机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
2)微型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典型题目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
2、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_____。
3、第_____代计算机诞生了鼠标作为输入设备。
4、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历四代,而划分成四代的主要依据则是计算机的_____。
5、第一代计算机使用_______作为主要电子器件。
计算机的分类
按处理数据的方式分为: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数模混合计算机。
按计算机使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计算机按照规模和处理能力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等。
1、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_____。
2、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