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房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卫生要求:
1、凡进入分娩室的工工作人员须更换衣裤及鞋鞋、戴好帽子、口罩。
2、接触病人前后,医医护人员须用消毒液洗手手。
3、工作人员离开开产房因事外出须更换衣衣裤及鞋。
4、产妇进进入分娩室除更换全部衣衣物外,还须换鞋,个人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5、产房周围清洁、无污污染物,与母婴室相邻近近。
6、布局合理,严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区、污染区。
7、每日日用500mg/L的含含氯消毒液擦拭待产室、、分娩室的门窗、桌椅等等,每班用消毒液擦拭地地面1-2次。
8、分分娩室每日通风,每日紫紫外线照射60分钟,每每月空气培养1次,分娩娩室和待产室每周进行一一次大扫除,并对室内空空气和家具物体表面彻底底消毒一次。
二、消毒毒隔离要求:
1、接生生前按洗手常规刷手、刷刷手用物一用一消毒。
2、接生时按规定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作规程进行。
3、接生生后,所有物品送洗、更更换产床被服及产垫。
4、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再使使用。
5、须在更换待待产床上的全部被服后,,才能接受新的待产者。。
6、单独设置隔离产产房,凡隔离者按隔离技技术规程和助产所用过的的布类和物品均应在待产产室和分娩室内进行严格格终末消毒处理。
7、、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一人一用一灭菌。
8、、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时不得使用。
9、碘酒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时。
10、每天监测使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并作作记录。
11、治疗车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污染区。
12、一次性性输血器(袋)直接置于于黄色医用垃圾袋扎紧送送焚烧。采血后的一次性性注射器使用后,必须先先用含有效氯2000mmg/L(1:25)的的消毒液浸泡60minn以上(针筒要打开)
,,方可毁形处理和回收。。
13、一次性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