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三《唐宋八大家散选读》.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唐宋八大家散选读》.doc

上传人:静雨蓝梦 2015/4/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唐宋八大家散选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原毁》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了解“原”这类论辩文的文体特点。
、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
、善用排偶的特点。
教学重点:
“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学****本文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见PPT)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释题: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屡遭排挤。面对这样的现实,韩愈写下此文,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三、结构层次:
第一段:先提出古之君子待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的原则。然后分三层来论述。
1、串讲本段文言。
(1)朗读,检测预****情况;
(2)重点词句分析(见PPT);
(3)逐句翻译(见PPT)。
2、分析本段。
第一层先总论责己、待人的正确原则及其效果。责己“重以周”,所以自己不懒惰松懈;待人“轻以约”,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从于己、于人都有好处这一结果,肯定了古之君子立身处世的可贵精神。
第二层,举例论证。古代的君子以圣人舜和周公为榜样,在比较中揣摩舜和周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去掉自身不如舜、周公的地方,保持、发扬接近圣人的优点。指出要采取“责”“求”“去”“就”等具体行动。最后以反问句“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作结。
第三层,着重谈宽于待人。先从横的方面论对别人的宽厚:“取其一不责其二”,再从纵的方面说明古之君子“待人也轻以约”:“即其新不究其旧”。又写到古之君子只怕别人得不到为善益处的焦虑心情:“恐恐然惟惺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第一段先树起正面的楷模,说明要根除诽谤之滋生,要向古之君子学****待己、待人分别采取“重以周”、“轻以约”的正确态度,也为下文破题作了铺垫。
(板)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与人为善
第二段:写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与古之君子相反。
1、串讲本段文言。
(1)朗读,检测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