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重点掌握内容
土地的4大功能:养育、承载、仓储、景观功能
土地的6大特性:物质的自然性、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差异性、利用的可持续性、位置的空间性、属性的两重性。
土地利用的4个发展阶段:
1、对自然界敬若神明、顶礼膜拜时期
2、掠夺和占有、征服自然时期(人类中心主义)
3、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18世纪)
4、正在走入人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持续发展时期
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何时何地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耕地增加量 ≤土地资源更新率 ≤环境对废弃物的吸收量 ≤土地的人口承载量 。
何谓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布局)这一特殊矛盾。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一)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二)土地垦殖系数*低。(三)林地面积极少,森林复盖率极低。(四)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利用效率低下。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土地利用规划六大理论:
地租和地价理论
土地区位理论
土地持续利用理论
土地生态经济理论
人地协调理论
系统工程理论
一、地租与地价理论
何谓地租?
地租是怎样形成的?
1、地租是怎样形成的?
地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就产生地租。
地租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
土地所有权
+
有组织土地利用
地租
2、地租的类型
3、地租理论的发展
4、相关地租理论代表观点:
(1)、威廉·配弟: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 2)、亚当·斯密: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代价”,“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
(3)、大卫·李嘉图:地租产生必须具备土地数量有限、土地肥沃程度与位置的差别。
(4)、杜能:地租是田庄所处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
(5)、马克思: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一切地租都是剩余劳动的产物。他提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