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水稻纹枯病.ppt

格式:ppt   大小:5,23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稻纹枯病.ppt

上传人:gyzhluyin 2017/11/18 文件大小:5.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稻纹枯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稻纹枯病
俗称“烂脚瘟”,又称“花秆”、“烂脚病”、“富贵病”等。发病后叶片枯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秕谷增多,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达50%以上。此病在南方稻区所引致的总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白叶枯病,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
秧田
本田
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时间
稻瘟病(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
水稻白叶枯病及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
水稻烂秧
水稻恶苗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及其它病毒病
稻曲病
稻粒黑粉病等
水稻胡麻斑病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扩大后形成椭圆形或云形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扩展迅速,天气干燥时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发病叶鞘因组织坏死,引致叶片枯黄。
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相似,但形状不规则。病情发展慢时,病斑外围褪黄;病情发展迅速时,病部暗绿色似开水烫过,叶片很快呈青枯或腐烂状。由于新叶片分蘖经叶鞘而出,当叶鞘受病时,就容易感染叶片或分蘖,所以病害常从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
颈部染病: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温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纹枯病茎秆症状
纹枯病茎部症状
稻穗发病,穗颈、穗轴以至颖壳等都呈污绿色湿润状,受害较轻的穗呈灰褐色,结实不良,出现部分黑褐色瘪谷。受害较重时,常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或全穗枯死。
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此病的诊断要点为病斑云纹状,后期生鼠粪状菌核。
造成串顶
水稻纹枯病田间危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