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1/1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历史第八单元知识点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
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欧日:实力削弱;
美国:实力大增,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苏联: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
3、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对立冲突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原因: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双方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冷战政策
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以“遏制”共产主义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美国冷战政策包含哪些内容?)
①杜鲁门主义(政治)②马歇尔计划(经济)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军事) 马歇尔计划
目的:复兴欧洲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扶持和控制西欧。实质: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
苏联的应对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政权

(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的特点:
以美苏为中心,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
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经济上:表现为封锁和反封锁
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1、全面冷战(重点是欧洲)
①柏林危机(1948年)
②德国的分裂(1949年)
③柏林墙的修筑(1961年~1990年)
④古巴导弹危机(冷战的高潮)P121
2、局部热战(重点是亚洲)
①朝鲜战争(1950~1953年)二战后,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年)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历史影响
消极:
(1)造成国家分裂和世界纠纷
(2)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危机频繁,使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下;
(3)美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加深国家对立,严重破坏世界和平
(4)威胁了世界和平,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积极:
(1)苏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3)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亚非拉结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次世界崛起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比较简表
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联合原因及条件:
(1)现实原因:二战后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