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韭菜病虫害.ppt

格式:ppt   大小:1,398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韭菜病虫害.ppt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7/11/21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韭菜病虫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韭菜病虫害
刘帅帅
黄叶病
症状:韭菜发生黄叶病后心叶或外叶褪绿后叶尖开始变成茶褐色,后逐渐枯死,致叶尖枯黄变褐影响品质。
防治方法:(1)选用早发1号、791韭菜、豫韭菜1号等品种;(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肥,尿素、碳铵不宜一次施用过量,防止肥料撒在叶面上;(3)施用叶面肥,如用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喷雾,或用10%宝力丰韭菜烂根灵600倍液喷雾。
白粉病
韭菜白粉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病原 Erysiphe graminis f. sp. tritici.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病斑处暗
绿色,叶片变为黄褐色干枯。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温室蔬菜上存活而越冬,如产生闭囊壳则可以闭囊壳随同病
株残体留在地中越冬。病菌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侵染
丝直接侵入表皮细胞。菌丝体匍匐于寄主表皮上不断伸展蔓延。病菌从孢子萌发到侵入约
20多个小时,故病害发展很快,往往在短期内大流行。10~30℃病菌均可以活动,最适温
度20~25℃。相对湿度45%~75%发病快,低于25%时分生孢子也能萌发引起发病,超过
95%则病情显著受抑制。
防治措施
①农业措施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地种植。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避免
氮肥过多。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
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5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
%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30
%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7~10天喷药1
次,连喷2~3次。
韭菜病毒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中文名:韭菜病毒病
英文名: Chinese chives dwarf virus
病原中文名: 韭菜萎缩病毒
病原拉丁学名: Chinese chive dwarf DV
病害类型: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 寄主仅限于韭菜、葱、洋葱等。
主要为害部位: 整株系统性侵染
主要症状
韭菜病毒病属系统侵染病害,引起发病的病毒为韭菜萎缩病毒。病毒主要在韭菜根部越冬,春季韭菜发芽或生长时,病毒扩展到地面的叶片中,开始显症;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叶片变窄或披散,叶色褪绿,沿巾脉形成变色黄带呈条状。后期叶尖黄枯,发病重的植株矮小或萎缩,最后枯死。
病原特征
Chinese chive dwarf DV称韭菜萎缩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状,长650纳米。寄主仅限于韭菜、葱、洋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