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4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教案.doc

上传人:lily8501 2017/11/27 文件大小:1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一课《中学时代》——少年有梦
单元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初一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自尊自强”部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二节课,本课内容《少年有梦》在第一节课《中学序曲》基础上,进一步和学生一起探讨梦想的意义,以“织梦—追梦—圆梦”为主线,鼓励学生编织梦想、勇于追梦,引导学生探寻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2、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是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看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梦过程中,形成坚持努力的信念和不服输的品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编织与个人目标相契合的梦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析观点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方法】案例讨论
【教学资源】图片、朱彦臻的故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分享:我的梦想
分享侧重点:
?这些梦想哪些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
?
,梦想还有意义吗?
展示课前总结的学生的梦想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梦想,有的容易实现,有的不一定会实现,那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我们要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课的学****br/>学生分享
学生通过教材运用你的经验,进行“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了解学生对梦想的认识,增强本课的教学侧重点
讲授新课
一、有梦就有希望

案例:斯库林用梦想的力量向“菲鱼”致敬
展示两张图片,播放斯库林夺金视频
第一张:2008年的一天,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六金得主迈克尔·菲尔普斯正在新加坡训练,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怯怯地说:“你好,迈克尔,能合个影吗?我叫约瑟夫,我很喜欢你!”菲尔普斯欣然应允,两人拍下了一张照片。
看图,听故事
用过去的2016里约奥运会的事例,体现本课关注时事热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目
有梦就有希望
第二张:2016年8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