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知识清单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
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
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思维拓展
正确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
才能存在,
(2)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
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
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
前提和基础。
3、静止的含义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事物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
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简述时只要第三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议一议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预测题型:选择题]
【例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解析少年易老、沧海桑田,诗意在于说明运动的绝对、永恒,C项正确。运动无条件,A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项错误。
答案 C
命题角度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预测题型:选择题]
【例2】(2009·广东单科)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
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
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辩证法
、相对主义、两点论
、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解析甲的观点属辩证法观点;乙的观点否认相
对静止的存在,是相对主义观点;丙的观点否认
绝对运动的存在,是形而上学观点。A项符合题
意,B、C、D项三种排列排序不正确。
答案 A
技巧点拨
做哲学选择题要善于抓关键信息,并能够迅速找
到与这些关键信息相对应的哲学原理。比如上述
例1中的“变”、例2中的“新”、“动”等都是
关键信息,这些都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
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