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王羲之
中国书法艺术
和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书法艺术概貌
了解王羲之其人及书法艺术成就
认识主要书法字体
王羲之及其书法作品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因其书法作品出神入化,被后世尊为“书圣”,并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对后世书法艺术影响甚远。
“东床快婿”、“入木三分”都是与他相关的成语。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0日20时57分,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加上12%的佣金,。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其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名震千古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
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
王羲之的故事(一)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讷谒顗炙啖赡鲠郗稽弥烹
仍
nè
yè
zhì
dàn
shàn
gěng
xī
yǐ
jī
mí
pēng
(译文)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十三岁那年,王羲之曾去拜访周顗,周顗通过观察觉得羲之很不寻常。当时有一道叫牛心炙的名菜,座中的客人都还没有吃,周顗就先割了一块给羲之,羲之从此知名于世。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的故事(二)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译文)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