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球环境问题
土测09-2
田述豪
20093461
全球性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有毒化学品和有害废物的急剧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被损害
酸雨
森林减少
荒漠化
气候变化
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温暖期、寒冷期交替变化规律
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在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也有类似于花房的功能,即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 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我们称这些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称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CO2的吸收带在波长12500-17000nm处;在波长为7500-13000nm之间的长波辐射被削弱较少,有70-90%的地球长波辐射是从这个波段散失到宇宙中去,这一谱段也常被称为大气窗。
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升高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明显,℃
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现冷暖交替波动
三、气候变暖引起的问题
冰川后退
海平面上升
影响农业生产
会造成人类疾病增加
资料
青海省林业、畜牧部门提供的综合调查资料显示,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中,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地区的岗加曲巴冰川至少后退了500米,年均后退25米,近年来这种现象仍在加剧。。
近百年来, ℃,全球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cm. Why?
据估计,气温升高2℃时,即使降水量不变,全世界粮食生产亦可能下降3—17%,并能使害虫的危害增加10—13%。
有人统计过纽约市气温与死亡率的关系后指出:气温升高2—4℃,其它环境因素不变,该市的人口死亡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温室气体减排:过去,现在与未来
《京都议定书》的诞生与美国的替代方案
1995年3月28日至4月7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缔约国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Berlin Mandate),决定开始谈判工业化国家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1997年12月11日,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议定书》规定,%,降低到1990年以下的水平,其中,欧盟要削减8%、美国7%、日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