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试论加强实验室建设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教学质量人材实验室建设【论文摘要】实现教育大国、人材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对实验室教学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实验室在培养人【论文关键词】教育教学质量人材实验室建设
【论文摘要】实现教育大国、人材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对实验室教学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实验室在培养人材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把实验室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提高认识,从新定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自20纪世末到21世纪初以来,为实现“教育大国、人材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历史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20%以上(当然与发达国家的80%相比还相差甚远),但成就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与之而来的“经费难、师资难、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是存在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政府已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报告中可以看到,用于全国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562亿元,净增486亿元。“难”正在不断减轻,可是“难”的惯性还在,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对实验室教学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实验室教学和建设在培养人材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此,就以实验室教学和建设结合地方性教学型大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经费难导致实验室建设投入少,影响教学质量
回顾2000年以来至2005年间我校某系实验室投入,可以说是怀水车薪寥寥无几,如下图表1所示,且大多为15~20年前购入的仪器设备,台套数少,陈旧老化,功能不全。
仪器设备台套数少,学生动手机会少
由于工科院系实验仪器、设备价格相对比较高,台套数较少,有的甚至只有两叁台套。学生课程较多,所要获得的学分数偏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实践环节减少,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由于仪器设备台套数少,动手的机会明显减少,动手能力也下降,操作技能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仪器设备陈旧老化,顺利完成实验有难度
仪器设备的陈旧老化,导致实验过程中仪器故障不可预见性增多,故障率加大,使实验结果差异加大,给某些同学造成误导,使学生实验的认真程度、重视程度受到影响,顺利完成实验有难度,影响教学质量。
仪器设备功能不全,造成某些实验不完整
原有的仪器设备,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原因功能较单一。另外,由于实验室人员不固定,无专人负责或者无专职实验室人员(被称为“教辅”人员的原故,而不被重视),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不到位。重要的是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实验室人员没有能力进行维修。近年来原有的某些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纷纷改制、整合已没有任何售后服务,致使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丧失,造成某些实验不完整,得不到圆满的实验结果,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环境条件差,实验室容量太小
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同年级同专业班级增多,原有的实验用房面积没有增长,而学生人均拥有的实验用房面积相对下降,造成学生人均实验室用房面积指标与要求相差甚远,另一问题是单个实验室房间面积较小,一个小班(15~18人)的学生进行实验均感到比较拥挤,人声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