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规划人生成就未来
主讲: 郝颖
迷茫与困惑
案例一:陈同学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很灰色。自己没什么爱好,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学习没动力,未来没考虑,未来怎么样觉得应该是大四时考虑的事情。
案例二:林同学上大二了,天天都很忙:上课、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和同学逛街……但她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有时感觉很累,有时又很迷茫,忙得无头绪,不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未来发展有没有作用。
案例三:唐同学是大三学生,刚入校就明确四年后要考研究生,不过这主要是父母的意见:“不读研,怎么找好工作?”开始,唐同学很认同,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生性活泼的她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并有小成绩,开始觉得考研不是她喜欢的,更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可是,对本科毕业生能否找到自己喜欢的好工作很怀疑,因此,每天依然很痛苦地复习考研。
人生的目的与价值
富翁与渔夫的故事
“人活着就要享受生命赐予你的美好,寻找生命忘了给你的东西。”
知识多寡、金钱多少、权力大小等外在尺度不能衡量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过有目标的生活
不断进取与超越
正确对待付出与回报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幅度。
从孔子的一句话说起---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十有五而志于学”
不是指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而是指从十五岁开始立下人生志向。人生一旦立下此志,便应义无返顾,因此他说: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子这句话意思是说,他到十五的时候,自我意识突然觉醒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长“醒”了!),觉得自己再也不能碌碌无为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了。自己的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了,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人的人生发生转折的临界点!
所谓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体验。
包括:
对自身生理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