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谈论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论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2/7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论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论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论文
..毕业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途径
论文摘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其途径。

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毕业,在政治倾向、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它决定着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向。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根本性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即社会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不仅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谐,更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即指个体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体获得主体性;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团体之间关系融洽、诚信友爱,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协调有序,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社会稳定、团结而充满活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以侵害自然环境为代价,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和发展生态文明。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个体的集合与扩展。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谐个体是指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个人,表现为思想与自身、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社会性是和谐个体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体的存在状态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存在状态,社会的和谐必然在每一个和谐个体身上得到体现。和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个体的道德素质越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越高;个体越和谐,整个社会就越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基础、为条件,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归宿。没有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重要条件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思想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