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印外包之田忌赛马
中国外包企事业如何在与印度同行的竞争中拔得头筹?突出自身优势,规避劣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个良方。
新加坡长大的唐杰才第一次知道“苏州”是读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段誉在苏州遇到了美丽姑娘王语嫣。事隔多年,已经在美国硅谷经历了打工、创业数次折腾的唐杰才,为了选择一个适合外包创业的城市而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最终,苏州这个曾在小说中带给他无限幻想的城市留住了他。
落户苏州
唐杰才的履历表是标准的硅谷式奋斗:首先在大公司打工积累经验,然后选择自己创业,创业成功后卖掉公司成为投资人。唐杰才曾在当时著名的数据仓库厂商D2K软件公司担任开发部经理和首席设计师,之后在甲骨文和Business Object等公司担任开发工作。12年来自国际大公司成熟体制的工作经历,使得唐杰才在短时间内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和管理经验。和iGine两家公司,其产品被索尼、惠普和
Sun等全球500强企业所采用;之后又涉足投融资领域,为上海Verisilicon公司成功注入6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该企业将盈利水平从2005年的500万美元提升到06年的2000万美元。
做完这一切的唐杰才没有选择打高尔夫享受悠闲人生,而是一头扎进了软件外包,这个在中国软件业甚至IT业都算“苦”和“累”的行业。“外包是个很实在的行业,”唐杰才笑着说,
“这个行业付出就会有回报,而且现在进入外包业的时机很好,成功的机会很大。软件外包是IT服务的一种形式,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高端IT服务提供商。”
他没有选择当时炙手可热的北京、上海、大连等外包一线城市,而是看中了以电子产品制造闻名的苏州工业园。“苏州工业园的硬件条件很好,配套设施电比较成熟,更重要的是,苏州靠近欧美人士认识的大城市――上海。”
2003年3月23日,唐杰才在苏州工业园一间30多平米的房间里开始r他的外包创业历程。公司取名新宁软件(suzsoft),初创时屋里只有两张桌予和一个企业名称招牌,加上科技园帮他招聘来的3名员工,4个人守着4台电脑,在这片巴掌大的地方开始了他们的软件外包之梦。由于过去在硅谷积累多年的人脉和经验,新宇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有单接、有项目做。
“2005年之前,在国际软件外包的行业里面,绝对没有中国的地位。任何排名都靠不上中国。只有对日本的外包相对份额比较大些。欧美市场而言,不要说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全部排在中国的前面。”2005年之后,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起来了。有人把这一切归功于中国廉价的人力资源,唐杰才并不认同。
“要说便宜,越南、老挝、泰同都比我们便宜,非洲很多地方更比我们便宜。欧美市场客户越来越多地把外包业务给中国做,在于他们发现中国有他们要寻找的价值,我们有很好的人才培训,有很好的服务,有很悠久的文化。”唐杰才把这种比较优势形容为“田忌赛马”――要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同行的劣势比,而不是反过来。
“美国人看你这个地方是不是国际化,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首先看你这里有没有‘星巴克’,有几个‘星巴克’。”唐杰才说。2004年至2005年间,新宇软件顺利通过了CMMI3级认证,并被中国科技部认定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A类企业和国家级软件外包定点企业。
差异发展
顺风顺水地度过2004年、2005年之后,唐杰才遇到了一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