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云服务器正名
4月12日,记者参加了在北京亦庄云基地举行的北京天地超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超云)云服务器的发布会,25款云服务器同时亮相,确实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在被发布会现场那种激动人心的氛围所感染的同时,记者的头脑中也闪现出几个大大的问号。
2007年,在云计算的概念出现后,几乎所有能与云计算扯上关系的产品都披上了“云”的外衣,云存储、云安全还有云服务器……就像当初人们争论到底有没有云存储这类产品一样,云服务器的出现也引发了争论。到底什么是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刀片服务器、机架优化式服务到底有什么区别?云服务器的出现会不会替代现有的服务器?以高度定制化为基础的云服务器是不是违背了云计算倡导的开放、标准化的初衷?带着这一系列疑问,记者与业内主流的服务器厂商进行了交流,试图理清为“云”而生的定制化服务器的发展脉络。
为云而生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云服务器的定义。
2011年以前,在IDC统计的服务器产品分类中,与云服务器的内涵最接近的就是机架优化式服务器。按照已经推出云服务器产品的几个厂商的说法,云服务器就是针对云计算应用定制的服务器。云服务器追求的是高密度、低功耗、低成本,主要面向大规模部署的云应用。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运营商最先接受了云服务器。
“什么服务器能满足云计算的需要,就可以称为云服务器。惠普全线的服务器产品都可以支持云服务,因此惠普的全线产品都可以被称为云服务器。”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产品经理安源对云服务器定义的解释很直接,“云服务的实施对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包括应用的自动化部署、资源的自动分配、计费管理、流程管理等。解决这些核心的问题关键是软件和服务。在一些大的云服务项目中,服务器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二次开发。”
天地超云副总裁董昕认为:“机架优化式服务器是云服务器的一个子集,从物理架构上,两者比较类似。我们就是从机架优化式服务器入手,既而推出了面向IaaS、PaaS、SaaS等不同云应用场景的服务器。云服务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应该把云服务器单列为一类产品。云服务器就像是企业DIY服务器,它基于定制化的可横向扩展的硬件,并且预装了相关的软件,同时去掉了传统服务器的某些功能,像互联网企业这样的用户可以直接拿来就用。”北京美地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游峰表示,“如果将标准化的通用服务器比作毛坯房,那么云服务器就是精装修的房子。”
戴尔最新推出的微服务器PowerEdge C系列是云服务器的一种。戴尔公司副总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经理Roy S. Guillen表示:“微服务器服务的对象是那些在短时间内业务极速扩张的用户。这些用户追求的是服务器的高密度、低功耗,而对于传统服务器的一些管理功能并不十分看重。因此,戴尔在微服务器的设计上摒弃了传统服务器的一些功能,使微服务器更能发挥其在高密度、低功耗、易用性等方面的长处。”
甲骨文公司认为,云服务器就是为云提供服务的软硬件相结合的一体机。借助预集成、预调控的系统以及标准化的软硬件产品,企业可以在部署云应用的过程中获得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全面服务。Oracle Exadata数据库云服务器和Oracle Exalogic中间件云服务器就是代表性的产品。
Client/Server时代盛行的是塔式服务器,Browse/Server时代盛行的是机架式服务器,云计算时代也必然会有属于这个技术时代的服务器形态。
浪潮公司认为,服务器从诞生到现在基本上是沿着小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三个趋势发展,结果就是服务器越来越小,越来越智能,集成度越来越高。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服务器按照应用种类细分。服务器的设计与具体应用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存储服务器、托管服务器、高密度集成服务器等。
在云计算时代,基于不同的云计算类型或者云应用类型,服务器会出现不同的形态。浪潮公司认为,未来服务器可能会出现分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朝着大型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朝着高密度、集成化、低端化的方向发展。私有云可能会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易管理的高端大型服务器和海量存储。在这方面,浪潮已经推出了TS850八路大型服务器,今年内还会推出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
在云计算的接入等边缘应用以及公共云方面,用户会追求高能效、高计算密度和低成本。这类用户主要采购的是高密度集成服务器或入门级刀片服务器,甚至会采用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浪潮已经推出了Smartrack高密度机架式集成服务器和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
2010年下半年,英特尔发布了2015云愿景的三个关键要素,即互通、自动化和客户端自适应。这不仅是指导面向云计算的服务器产品创新的原则,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