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阳光照亮未来
摘要:我校开展的“阳光少年训练营”主题教育、“阳光少年”实践活动、“阳光小屋”心理疏导等活动无不渗透着塑造阳光少年的理念,用细致的管理与不懈的努力,温暖孩子的心灵,规范孩子的言行,拓展孩子的视野,为成就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阳光;习惯养成;实践活动;心理咨询;规范与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3-2
阳光是纯净透彻的,一如孩子懵懂单纯的心灵;阳光虽然无色,但七种颜色融合,给了它更加丰富的内涵,就像孩子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阳光和煦,无私地奉献温暖,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正如所期望的培养孩子的开朗乐观、规范独立的性格。
所以我愿意把期望融入到平时点点滴滴细碎之中,称它为“阳光德育”。在几年的摸索中,我在学校德育管理中逐渐建立了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阳光少年训练营”、以各类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阳光少年行动”,和以“心理辅导”为重点的“阳光小屋”等一系列德育尝试。
一、养成教育——“阳光少年训练营”系列活动
,制定标准“阳光少年训练营”作为养成教育的具体载体,我尝试让学生将它作为一种游戏来接受,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将学生应养成的行为习惯分解为“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
”、“自理习惯”、“就餐习惯”、“出操习惯”、“课间活动习惯”等七个方面,分别赋予“七色阳光”的颜色,用七彩星来激励。针对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学段,将每方面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分解到不同的年段中,制定出具体的规范和评分标准。
,阶段评比将七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分印成册,作为学生每周学期的集星争章卡。每月组织学生对照标准,首先开展自我评价,总结自己一个月来的七大习惯的得与失;第二步班级分为若干“阳光互助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每一个组员进行同伴互评;第三步是由老师和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通过学校生活和家庭活动观察,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情况作出判断并写下简短期望;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对每一个学生的七大方面进行逐一评定星级,将评星结果张贴在墙面,在班级评选出“七星级队员”和“进步之星”,上报学校德育处。
,自我改进每个学生在经历了一次多方面的评价以后,和自己之前的自评进行对比,可以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得优异和不足之处,通过口头(低年段)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对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公开表扬,对行为习惯阶段评星不太理想的同学,在阳光互助小组基础上建立“一帮一互助组”,以帮助督促其尽快跟上队伍,在行为习惯方面不掉队。
,学年颁章,双证毕业作为学校层面,通过常规评比的形式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七彩阳光七彩星”评比活动,每月评比出若干个“七彩星”中队,发放锦旗以示激励。每个班级推荐2名“七星级队员”和“进步之星”由校领导在全校集体晨会上,发放荣誉证书,这既是对获奖同学的肯定和激励,也是为所有学生树立了榜样的作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这些获奖队员中,挑选出事迹突出、进步明显的队员,让他们参与到每周一升旗仪式的仪仗队中,担任一次荣誉升旗手。这一活动让很多参与其中的孩子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在全体同学中也营造了一个对照榜样、争相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六年级学生毕业典礼上,当主持人问小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