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视护理细节防范护患纠纷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人们知识结构的增加,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增强,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维权,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求医、问药过程中,患者很重视自己的权利。尤其是住院病人,他们病情较重、住院费用也比较高,更希望对自己入院检查、用药治疗等费用一清二楚,同时还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及护理。一旦发现不明确收费或对护理质量不满意,就会同医务人员争吵或投诉以引发纠纷。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交接的琐事较多。再加上病房管理或护理质量等某些细节问题的不到位管理,在患者法律维权的思想日趋成熟的形势下,也极易引起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认真、细致,还要高度重视每一件小事,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以人为本,以病人利益为中心,注重人性化服务,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或减少纠纷的发生。
一、护患纠纷常见的原因
1、患者及家属方面。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个别患者及家属会出现一时的心情焦急、紧张不安、忧虑、不知所措;多数患者会有角色适应不良,在言语、行为方面容易产生冲动,将疾病带来的痛苦情绪影响护理人员;一部分患者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及诊疗过程中的一些常规程序,往往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认为一些医疗程序繁琐,而将怒气、怨气发泄给护理人员;一部分患者和家属因为医疗收费问题,诸如:检查费和用药费等问题。将不满发泄于护理人员身上;或因医院的有关规定,没有满足病人
的不合理要求而引发纠纷。一部分患者对护士要求很高,输液要一针见血,注射要不痛,药到病除。但是医疗护理服务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服务,再好的服务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效果。病人病情的复杂变化都可能造成病人的不理解,引发护患矛盾。
2、部分护理人员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尽管绝大多数护理人员都具有为患者服务的基本素质,但是由于医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个别护理人员尤其是新上岗的年轻护理人员,会因言语过于简单,解答不够耐心,缺乏沟通的技巧和能力,服务不够周到;或因患者及患者家属不了解医院合理的医疗规定,或遇到病人病情发生突然变化,一时难以应对患者及家属,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如果此时不想办法与患者沟通,就会引发纠纷。
二、常见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
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要受到法律的规范,才能更有利于管理,既保护了病人应有的权益,也保护了医护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行为中的人身安全。要很好的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及法定职责范围,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护理纠纷,在维护病人权利的同时,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2、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增加医护人员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在护理行为中耐心、细心用爱心与病人沟通交流,拉近和病人的距离,在观念和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自觉的为病人
提供优质的服务,采用多种形式的宣教、解释工作,增强病人和家属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