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重视细节教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视细节教学.docx

上传人:endfrs 2017/12/1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视细节教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视细节教学

  重视细节教学
湖北襄樊长虹北路第42中学黄国明
 敢于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领导创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于2017年1、2期合刊刊登了这样一道作文材料,请学生和专家一起深思当前的语文教育现象。
“一位台湾作家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大陆评论家赞扬说,这样写得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苦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喜欢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比那个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后反而变愚蠢了。”
决非巧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培元在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17年7、8期合刊上撰文,也就相同的话题发出感叹《“小仙女”哪儿去了》。作者先介绍了女儿2岁半时的一名妙语:我是从花里来的,我是小仙女。文章说从女儿一岁多一点开始,爸爸妈妈就经常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给她讲童话、神话故事,女儿就用稚拙的意识和想象力,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有绝佳“镇”人的表现。作者接着遗憾地对比了女儿今天的表现,“她的作文没有她2岁半的那次那么出色了”,“女儿童稚的才华的光辉,只在孩提时代闪耀了一下,便像闪电一样消失了。”作者指责了现今语文教育的弊端。
也是平心而论,幼儿妙语光辉如流星一般瞬息即逝的现象不是当今时代的特产。收入初中教材的王安石名作《伤仲永》不早就记载并批评过吗?不同的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罪归其父停其教育,仲永的悲剧因辍学而致。而当代无数的仲永虽不落致成常人的地步,但其语文上星光短暂的遗憾却毫无疑问是语文教育造成的。恶劣到遭专家们异口同声的指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该彻底改了!
比较专家之幼儿和台湾作家得出妙句,他们有相同之处,一是抓住了细节,二是运用了修辞。我们不能说前者一出生就会如何修辞,他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细节,用自己简单的词句很直接地说了出来。而台湾作家抓住细节,调用了储藏丰富的词汇,用了创作学上修辞的技巧。前者妙语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后者佳句是有意识创造的成果。在幼儿成长的路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无意识行为变成有意识创造?抓细节是创造的基础,我们是怎样把幼儿善抓细节的长处变成不足,把幼儿妙语的灵感变成迟顿的呢?
确实该检讨小学、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从字词句到篇的表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善抓细节,小学、初中巩固并逐渐提升为理性表达,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问题是,教材缺少细节教学的强调和引导,教师把细节巩固当作一般常识而忽视,导致学生淡忘常识并弱化着抓细节的思维能力。丢掉抓细节这个基础,“进行工具性、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文学与诗意光辉的暗淡,想象的翅膀的折断,创造的智慧的夭折,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到头来,学生只剩言不由衷的所谓理性表达,有如墙上贴满了标语,那花花绿绿终究是别人的。
且看2000年9月实行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单元共42个,无一篇指导文涉及细节教学。
再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17年7、8期合刊。为总结经验,它以专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