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地籍测量的研究
孟传奇
广州省东莞市沙田镇沙田国土资源分局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籍工作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多用途地籍理论也开始得到更加有效的贯彻,然而,由于我国土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想真正做好地籍测量,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地籍测量;方法;研究
引言:地籍测绘的任务取决于地籍的目的。地籍的发展经历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及现代的多用途不动产地籍阶段,在内容和技术要求上均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地籍测绘在其发展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任务和模式。但地籍测绘的主要任务可以说是几何定位,即确定和表示地块。现就不同目的的地籍,分别叙述地籍测绘的任务、内容及采用的测绘模式。
一、地籍的定义
地籍测绘是地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法中规定的地籍内容为地籍测量、土地总登记和土地权利变更登记。可见,地籍测绘是随着地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地籍”一词在中国的经典定义为& “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的册籍”。在欧洲,“地籍”一词的来源并不确定,据说是来源于希腊字“ Katastikon”或是后来的拉丁字“Capitcstrum”,即纳税登记,但也有的说是来源于拉丁字“Catastrum”,意为“人头税”登记。而现代的地籍则被定义为:一个由政府监管的以地块为基础的公共的土地信息系统。它既是对土地完整而现势的证明,又包括有多用途和多用户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地籍的建立可基于财政(税收)目的,如土地评估及纳税;法律(产权)目的,如转让,便于土地管理与土地利用目的,如土地规划或其他行政目的,确认可行性开发和环境保护目的。地籍的发展受到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和技术水平的影
响,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地籍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内涵,因此也出现了不同的定义。
二、地籍测量的含义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表达地基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确认权属界址及利用现状的手段,也是建立地籍档案的基础,其基本内容为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线、位置、面积及类型等。地籍类型的测量,应遵循“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等需求的原则,出为土地税收与管理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为不动产的面积、位置、质量、权属等提供数字或几何资料,并建立在统一的坐标系内,此即地理信息功能;②为不动产的租赁与利用现状提供资料,经法律程序办法证件号,地籍测量成果即具备法律效力,此即法律性功能;③为不动产的分等定级、评价、征税及有偿转让提供资料,此为经济性或税收功能;④为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古迹保护、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此为社会性功能。
从地籍测量的功能来看,地籍测量的成果,不应局限于单一部门的需求,而是要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与多用途功能。
三、地籍测量的内容
1、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为满足测制地籍图等基础需求,以地籍区、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依据规范要求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测定基本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的工作。
地籍控制测量一般需要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如测量记录计算本、校正仪器、绘图铅笔、交代、半圆仪、三棱尺等。地籍控制测量是绘制地籍图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的技术环节,在测绘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精心设计、严密布网、从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