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痉挛中医护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痉挛中医护理方案.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1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痉挛中医护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痉挛中医护理方案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30021
【中图分类号】+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221-03

痉挛(spasticity)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一定的肌张力是维持体位和肢体运动必须的,但过高的肌张力则影响肢体的运动。同时由于痉挛常使患者感觉疼痛、关节活动减少、影响行走和保持姿势的能力、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从而严重干扰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效果,因此,寻求改善痉挛的有效措施极为重要。
我科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针对有中风病引起的痉挛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辩证施护,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
(二)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
(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痉挛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康复教育,采取抗痉挛体位,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以预防痉挛。去除加重痉挛的诱因,包括伤害性刺激,如疼痛、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等。去除精神紧张因素,预防过度用力,疲劳等。
、持续时间、
,必要时予以适当约束以免坠床及摔伤等。
,避免被褥过重或太紧等,每小时更换体位,按良肢位要求正确摆放。
,家属与患者交谈时应握住患侧手,施加感觉刺激时必须防止刺激造成的痉挛加重,不在患肢静脉输液,慎用热水袋、热敷等。
~2项:
(1)穴位按摩取穴,患侧上肢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下肢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配合做痉挛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畸形。(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减少肿胀也是对患肢的感觉刺激。按摩包括按、摩、揉、捏法。顺序由远心端至近心端用红花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
(2)艾条温灸取穴,患侧上肢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下肢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艾灸痉挛肌,给痉挛肌以温热刺激,使其受到抑制,从而控制肢体痉挛,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充盈正气,提高其生活质量。
(3)皮肤针:叩刺痉挛劣势侧缓解肌肉痉挛状态。痉挛期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功能训练,包括床上训练、坐起训练、从坐到站起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二)半身不遂
、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
,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
,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
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