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oc

上传人:xwhan100 2015/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从政策分析角度
引言
中国的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政策的调整、社会流动的加速,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越来越多。分散于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如何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中一个重要的险种,其建立和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再加上农民工流动性强等特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成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难点问题,如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各个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2009年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开始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一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
我国农民工的概述
我国农民工的产生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郑功成,: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
历史证明,任何国家在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做贡献,成为城市中的工人,甚至最终变成城市居民的现象。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现象是必然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策的放宽,社会流动的加速以及农民观念的转变,农民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流动。但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成为了农民向城市涌动的动力,但同时也是农民最终成为城市人的最大阻力。由此,我国便形成了这种具有特殊身份的“农民工”。
我国农民工的特点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具有双重身份的一个特殊群体,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并且有不断扩大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 t/2009-03/25/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农民工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大。其次,农民工的流动性大。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农民工在城乡之间、不同的城市之间、各个行业之间、不同的单位之间流动性非常大,而且农民工的流动还受到与农作物生长成熟的季节影响。第三,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数据显示,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仅为966元,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收入在800元以下。第四,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一般为初中、高中水平,其中,%。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农民工由于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和自身的特点,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