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轴压比
《抗震规范》
;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柱轴压比限值
注:1 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
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 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
;,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
构造措施;
3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
4 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此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共同采用时,, 的要求确定;
5 。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 度),一级(8度),。
《混凝土规范》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和框支柱,。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注:1轴压比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
3剪跨比λ≤2的柱,;对剪跨比λ<,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
5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时,。此项措施与注4的措施同时采用时,,;
6柱经采用上述加强措施后,。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
注:剪力墙墙肢轴压比中的A为墙肢截面面积。
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
剪力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一、二级抗震等级落地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的墙肢,,且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般部位剪力墙以及三、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4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筒中筒结构的内筒,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和第3款的要求外,一、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