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4生命的延续.ppt

格式:ppt   大小:4,116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生命的延续.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2/18 文件大小:4.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生命的延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生殖
4-1 细胞分裂与生命的延续
类型
生物
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
细菌、原生生物等单细胞生物
出芽生殖
酵母菌、水螅
孢子生殖
真菌、苔藓和蕨类等孢子植物
营养繁殖
马铃薯、落地生根
有性生殖
卵式生殖
高等动物和人类唯一的生殖方式
营养繁殖优点
①繁殖速度快,产量高
②表现亲本的优良性状
人工营养繁殖方式
分株、扦插、嫁接
(一)类型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新个体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合子发育形成
繁殖速度


后代与亲本
极为相似
有差异
变异性


意义
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有性生殖的意义
1、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保证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2、通过减数分裂增加变异机会和生物的多样性,增强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脱氧核苷酸
多核苷酸链
DNA
基因
染色质
染色体
间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DNA合成前期(G1期)
合成一定数量的RNA、蛋白质
DNA合成期(S期)
DNA复制
DNA合成后期(G2期)
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完成物质和能量准备。
分裂期(M期)
前期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
中期
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的着丝粒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
纺锤体消失,核膜和核仁重现,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细胞板出现。
(一)过程
二、有丝分裂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三)特征
分裂间期复制的DNA平均分离,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不同
纺锤体形成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中心体之间出现纺锤丝
细胞质分隔
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细胞膜向内凹陷,缢缩
相同
染色体的行为
核仁、核膜变化
保证亲代、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意义
(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染色体数目
2n
4n
分裂期
0
分裂间期
前中后末
S
G1
G2
细胞内染色体
细胞核内染色体
DNA含量
2a
4a
分裂期
0
分裂间期
前中后末
S
G1
G2
细胞核内DNA
细胞内DNA
有丝分裂的曲线
暂不增殖细胞
不增殖细胞
继续分裂增殖
暂不分裂
恢复分裂
增殖细胞
不再分裂
高度分化
(G0细胞)
(五)细胞有丝分裂后的三种状态
三、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
1、结果
产生了细胞的多样性。
3、特点
(1)贯穿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2)稳定、不可逆
2、根本原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意义
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一)细胞分化
1、首次证实植物细胞全能性实验
(二)细胞的全能性
2、物质基础
每个细胞都包含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条件
①无菌
②控制温度、pH、光照
(2)培养基
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植物激素等
(3)应用
植物的快速繁殖
斯蒂瓦特的胡萝卜根实验
四、减数分裂
(一)特征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DNA复制一次,产生四个单倍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子细胞。
(二)意义
保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保证生物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
DNA复制
前期
联会、交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不分裂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