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加工贸易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其中的一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工贸易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成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分工是极为有效的方式,国际分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国际贸易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原来的直接出口逐渐向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再制成成品对外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逐渐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加工贸易起步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至1991年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持续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重大作用。上海的一般贸易一直作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2006年,加工贸易总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上海的贸易方式发生了转变。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加工贸易普遍还存在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Rhee、Belot(1990) 等学者从衡的角度来研究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工贸易给缺乏高新技术的国家创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国民收入,免于贫富差距过大。他们认为加工贸易的存在有利于衡。Peter Hancock(2006) 以斯里兰卡妇女的就业问题为研究内容,指出发展出口加工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增加国民收入。
Yan Liang(2008)认为中出口,这是因为中国引进外资并发展高科技的加工贸易。中国政府的扶持也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Bin Xu,Jiangyong Lu(2009) 指出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Anika和Martin(2010)以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建立分析框架,以拜耳和印度食品销售和加工部门为例,分析在食品网络排他性的私人治理结构。政府积极推动和协调食品加工和零售行业与国民之间的关系,认为这可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Miaojie Yu(2010) 指出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一个公司的生产力,在加工贸易和关税削减的作用下,中国企业的生产力得以提升,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罗兴武、蔡宜斌(2002) 和刘志忠、王耀中(2003) 以及阎国庆、陈丽静(2005)运用有关数据测算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和拉动度,得出了加工贸易正向拉动经济增长的结论。王晨钟(2005) 选取了1981—2003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与GDP总值的内在依存关系,得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孙楚仁、沈玉良、赵红军(2006)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估计了1981—2004年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表明,就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来说,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并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朱钟棣、李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