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最新word论文】脑室外引流临床应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word论文】脑室外引流临床应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上传人:ranfand 2017/12/1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word论文】脑室外引流临床应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脑室外引流临床应用
【摘要】脑室外引流是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脑积水常用的引流方法,经颅钻孔脑室穿刺,使脑脊液外引流减压将脑脊液颅内出血排除体外,此方法可以降低颅内压、引流血性脑脊液、颅内给药,控制颅内压;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创口小,主要用于脑出血;以往的方法常用硅胶管接引流袋引流,易滑动、时间短、易感染,引流水平不易控制等缺点。方法我科引用威海村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通过虹吸原理用于脑室外引流。结论归纳我科使用该引流器,病人的护理经验此种引流器适用于对于人体脑积液、脑出血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疾病需进行颅脑外引流的患者,取代的以往的引流装置的不足,及时有效的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的正确护理,取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
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07~2010年钻孔引流患者135例,其中脑出血一侧脑室引流112例,双侧脑室引流23例,引流的时间为3~7天,未发现颅内感染。

使用威海村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型号为F12用于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瘤、脑积水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疾病需进行颅脑引流,通过虹吸原理将颅内积气、积血。通过引流瓶下部导管排向集液袋由引流瓶上部带空气过滤的排气口排出;同时设有三通口便于临床加药,不会出现引流液回流和造成病人交叉感染。
以上135例患者均用我科采用的新型的颅脑外引流器引流,术后3~7天CT复查,其中积血、积液完全消失患者118例,大部分消失患者17例,通过无菌操作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3万u后,3~5天后复查CT,大部分患者积血、积液完全消失,均未有患者出现行去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
2讨论
脑室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技术,是抢救颅内高压、脑室出血、梗阻性脑积水等严重疾患的重要方法,可在床边进行,操作简单,作用迅速,效果明显,因此临床应用广泛[1],而脑室外引流器的应用能排除颅内积血、积气,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传统的引流袋引流脑脊液,由于不易观察引流滴数,引流速度难以控制,引流袋过高则致引流不通畅,过低可引起低颅内压综合征[2];硅胶管接引流袋不易观察,管道堵塞不易发现,使引流液过少,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加重病情。如脑室引流,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前角10~15cm,过高达不到目的,过低会引起脑脊液引流过多过快,导致头疼、呕吐,严重者可诱发颅内出血或血肿形成[3]。现我科引进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型号为F12,此种引流器适用于对人体脑积液、脑出血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疾病需进行颅外引流,本品包括引流管、导管、集液袋、引流瓶,引流瓶内设有一开口向下的弯管,弯管另一端从引流瓶下部伸出,通过导管连接引流管,通过虹吸原理将颅内的积血、积气通过引流瓶下部导管排向集液袋,引流瓶上部设有挂环和带空气过滤器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采用三通式引流瓶,便于临床加药,通过设置、调整引流瓶的悬挂高度来设定引流压力,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不会出现引流液回流和造成病人交叉感染,可随时准确地反映引流的液体量,使用安全方便,减少并发症,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广泛应用。取代了临床上以往硅胶管接引流袋不易观察,不便于调节引流高度、注药、引流液反流易引起颅内感染,管道堵塞不易发现,使引流液过少,等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加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