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王国维的人生境界及.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国维的人生境界及.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19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国维的人生境界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
开放教育试点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王国维的人生境界及《人间词话》的评析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高秋生
学号 20061370104378
学校菏泽电大
指导老师李景云
论文提交日期 2008年4月1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08年5月18日
答辩主持人陈法合
学位申请级别
2008年 5 月 9 日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关键词………………………………………………………… 2
王国维生平简介…………………………………………………3
人生三境界……………………………………………………… 4
人生境界评论……………………………………………………5
参考文献…………………………………………………………11
摘要
近年来,对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日渐火热,尤其是他的“人生的三境说”,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座右铭,“人生的三境说”不仅在掌握学识上方法独到,对人生的发展和追求上更是独树一帜。他创作的《人间词话》,便成为一部涵盖了诗词精华的赏析力作。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大家对《人间词话》逐渐产生了质疑,有鉴如此,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人间词话》对词境,词风,词律的解说。以及对历代的词作,佳句作出的评论。
关键词
人生境界人间词话人格精神
关于王国维以及《人间词话》的研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
王国维,曾中过秀才,早年学****英、日文,屡应乡试不中,遂弃绝科举,赴日本留学。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一九二四年,冯玉祥“逼宫”,驱逐溥仪。王国维愤而与前清遗老诸人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一九二五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
王国维的学术成果遍及哲学、教育、文艺、美学、经史、考古等方面。且都有所创见。王国维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但他的学术著作中充满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蔡元培先生说:“他对于中西哲学融会贯通,也不是同时代的人所能及的。”他一生“为学三变”,早年醉心于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年注重文艺理论和戏剧史的研究,晚年则从事研究小说、历史等。
王国维处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就木,西方列强恃强凌弱的时代,甲午一役,中国惨败,给青年王国维思想以极大的震动。数年后,他东渡日本,学****西方的科学,哲学。因为叔本华的强大吸引力,他竟在学英文、日文的同时学****德文,终于能借助工具书并参照日文译文读懂叔本华。王国维说:“叔氏之书,思精而笔锐”。康德、叔本华和尼采诸人的哲学,对他产生了强大的魔力,他反复研读,不忍释手。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那沉沉的为叔本华情结,尼采情结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王国维以安阳商朝甲骨、敦煌汉魏简牍、千佛洞唐宋典籍文书等出土新资料展开精密深邃的研究,把中国历史向上推进一千余年,实现了重建上古史的目标。并先后致力于历代古器物、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成就卓绝。尤其在甲骨文研究中更取得了惊世的成果。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被誉为甲骨文发现十九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开史学界一代新风。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主要代表作之一,涉及诗、词、曲、戏剧以及整个文学的研究荟萃了王国维艺术论的主要观点,对学术界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人间词话》虽继承了诗话、词话的传统形式,但已突破了这些限制,融合了当时新的哲学思潮和新的研究方法,在跨越中西文学壁垒,贯穿古代诗话和现代诗论方面显现出自己的特色,是推陈出新,自成体系的学术研究成果。
王国维先生善于归纳,经过他的手,《人间词话》便成为一部涵盖了诗词精华的赏析力作。在他看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才会有所建树。
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该词原是写离别之情,词的主人经过一夜相思之苦,清晨登楼远望,眼前一片空阔,离愁愈炽。晏殊的词哲理无所不在,虽比较低调,但通过这种空阔的意境,却反映和概括了一种与诗词浑然一体的人生哲理。(1)
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词处处体现出“浅斟低唱”的特点,对情感的刻画尤为深刻,该词的最后收尾的这两句更